天猫的开工广告,竟然玩起了成语接龙
首席营销智库
发布于 2025-02-07 20:51
假期结束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让人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只是本能带着一颗勇敢的心走向公司。
想知道有多少朋友跟苏秦一样,患上了“年后综合征”——一到公司昏昏欲睡,人在工位魂在出游,甚至都快忘了自己以前是干什么的来着(bushi)。
而天猫洞察到人们抗拒返工、渴望休息的情绪,迅速抓住年后这波复工节点,水灵灵地推出了一支开工广告片。
精准洞察大众情绪还原复工和开学场景人一旦过完春节,就代表和旧年彻彻底底告别了,然后在新年新气象中,带着家人的祝福和期望踏上征程。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身处春节返工潮中的社会大众往往有着复杂情绪,抗拒有之、逃避有之、渴望亦有之,品牌若能理解并回应这些情绪,就容易与目标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





场景关联+情感共鸣建立共情化品牌人设尽管返工季并非传统节日,但天猫却通过场景关联和情感共鸣,将这个节点转化为消费高峰,从而开辟增量市场。品牌把握住消费者“添置开工开学好物”的消费心理,喊出“上淘宝送开工/开学好礼,开年接好运”的活动口号,在2月5日晚8点至2月14日期间为消费者送上新春开门红,开工好礼优惠享不停。

想知道有多少朋友跟苏秦一样,患上了“年后综合征”——一到公司昏昏欲睡,人在工位魂在出游,甚至都快忘了自己以前是干什么的来着(bushi)。
回想起过年期间热热闹闹的酒桌、饭桌、麻将桌,现下再看看眼前冷冷清清的办公桌,苏秦都想灵魂出窍逃回老家了(呆滞ing)。



图源:小红书网友@罗文姬女士er~
天猫在这条品牌短片中,还原了打工人年后复工和学生开学的场景,将各种吉祥话作为串联全片的线索,并通过成语接龙的形式进行创意呈现,以此鼓励大家接彩头、行大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图源:天猫广告片截图
嘿嘿,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谐音梗玩法,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图源:天猫广告片截图
能够感知到,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大众迎来了返工和开学的高峰期,社交平台上也满是关于开工的讨论。天猫搭乘这波关注度快车进行品牌营销,在形式上摒弃了传统开工祝福的平淡,转而创造出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接龙祝福语,真的很难不吸引到消费者的目光。
节点即场景
祝福即卖点
天猫以场景为依托、以祝福为纽带,将其平台上丰富多样的产品自然地融入到祝福语里,使得观众在熟悉的上班场景和开学场景中了解到相关产品,从而有效强化产品与现实生活场景、美好寓意之间的联系。比如上班场景中,扬“眉”吐气对应了眉笔产品称,呈现打工人新一年的精神面貌;气势如“红”对应了红色服饰,展现出事业型女强人的强大气场;展翅高“啡”则对应了咖啡杯,是多少牛马打工人必不可少的提神好搭档......
图源:天猫广告片截图
再比如上学场景中,心想事“橙”对应了橙色行李箱,点明学生的开学状态;逢考“笔”过对应了文具用品,祝福学生们考的都会、蒙的都对;大“游”可为则对应了游戏产品,带出学生们休息之余的娱乐方式......
图源:天猫广告片截图
这种“谐音梗+场景化”的创意,既强化了产品与生活场景的关联,又通过吉祥寓意赋予商品情感价值,形成“祝福即产品”的消费联想,为行业提供了“节点即场景、祝福即卖点”的新范式。打破常规的短片风格也让观众耳目一新,使得天猫在众多开工营销中脱颖而出,强化大众心中的品牌记忆。

图源:天猫广告片截图

图源:天猫广告片截图
而且在去年的返工节点,天猫短片也以“打工人嘴替”自居,通过广告语言和场景化叙事,塑造出一个“懂用户、有温度”的品牌形象。今年的天猫,依旧选择通过情感共鸣触发场景消费,以创意内容为桥梁,将传统祝福转化为商业动能,实现“用户情绪-品牌主张-商品价值”的三维统一,从而建立起长期的共情化品牌人设。同时也给传统的节点营销带来了新思路——与其借势流量,不如创造场景。天猫
声明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