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把游客“流放”到宁古塔,黑龙江文旅出招太狠了

4A圈
2024-11-13 16:10

今年,文旅营销毫无疑问是全国热点话题。

从老牌旅游城市哈尔滨的冰雪奇观、甘肃天水的历史文化,到河南开封的古都风情,再到被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筑,全国各城市、各景区的文旅营销都拼了,拼话题、拼流量、拼人气,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不热闹。

随着冬季到来,去年靠着冰雪大世界爆火的哈尔滨再次卷土重来,不仅如此,连带着哈尔滨周边的城市也迎来一波冰雪经济。

众所周知,在物质富足的年代,当下年轻人更热衷于寻找新奇刺激的体验来 为生活增加乐趣。但艾德曼万万没想到,年轻人竟然愿意花钱去体验古代的流放之路。

不知道是该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太癫了,还是怀疑牛马打工的生活限制了我的想象......

更癫的是,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景区竟然听取网友建议,将景区与电视剧《甄嬛传》结合推出冬季旅游项目"宁古塔流放计划",通过还原清代流放犯人的历史场景,让游客佩戴枷锁、穿囚服,沉浸式的体验“流放”之旅,感受古代罪犯被流放的艰辛。

图片

图源:牡丹江镜泊湖旅游集团视频截图

该旅游项目主要沿着古人流放路线设计,将重现年代感十足的宁古塔旧城。融合了NPC(非玩家角色)互动和换装元素,让游客可以一秒入戏,还有惊险刺激的“跳崖”体验,“可刑”“可铐”,想体验什么项目自己做主。

网传景区还会结合游客需求推出“双人枷锁”供情侣、朋友使用,周边纪念品有粉色枷锁、脚镣和印有“囚”字的服饰等。

想想就还挺刺激的,咱就是说,究竟是什么样的脑洞大开,才会想出这样一个独特的旅游项目?

果然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甄嬛传,“我在宁古塔很想你”,让人忍不住一秒代入甄远道在朋友圈传达对朋友的思念。

话说回来,估计以前流放宁古塔的犯人做梦都不会想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会有人要花钱去体验流放宁古塔。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重生之我想被流放》?虽然不理解,但是我大为震撼。

图片

图源:牡丹江镜泊湖旅游集团截图

要知道,宁古塔是黑龙江宁安市的古称,在清代是中国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同时也是清朝流放重刑犯人的地方,由于其离北京路途遥远且环境恶劣,古时许多人被流放至此后便很难再回到关内。

流放宁古塔在互联网上的走红是因为,在《甄嬛传》中,因祺贵人父亲陷害,甄嬛一家被流放到宁古塔;

图片

图源:《甄嬛传》剧集截图

还有《延禧攻略》中,绣女玲珑因为掉包魏璎珞的龙袍献给乾隆,结果没想到中计伤了乾隆,乾隆大怒下令将玲珑流放宁古塔。

对古人来说,去宁古塔并不是什么有趣的事,甚至可能会命丧黄泉,听到被“流放”可能意味着天塌了。而如今,“流放”却成为年轻人寻找刺激和新鲜感的娱乐方式,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荒诞的笑话。

但黑龙江文旅将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因此也引发网友的热议和调侃。

一些网友对该项目颇感兴趣,称赞当地文旅颇具创意,认为这种体验式旅游能带来更强的沉浸感。

图片

鉴于路上可以带刑具和手铐,网友玩起了谐音梗“可刑,可拷”:

图片

有网友脑洞大开“北京文旅:我早就想体验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感觉了,奈何朝阳群主不允许”,对此有网友搞笑回复“你去体验一下五门斩首”;

640-800.jpg

直接给人笑岔气,哈哈哈哈哈~

还有网友表示,开封府龙头铡已经准备好了,谁来体验?

图片

这......怕是开封本地人看了都要连夜跑的节奏,还有咱是为了找刺激,不是找亖啊~

还有网友给这个项目提出各种建议的,真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图片

整写真馆,你是懂拿捏女性消费群体的。

图片

看热闹的同时,一些网友纷纷@自己家的文旅局,为本地的旅游项目出谋划策:

图片图片

一些机智的网友还参透了流放和赚钱两不误的好法子,毛遂自荐去扮演NPC,好家伙,不仅不用花钱就可以体验一把当官差的感觉,甚至还能赚工资 ,这个算盘打得艾德曼在广东都听到了。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但这一项目也招致了不少批评。

有网友表示不支持,认为相较于体验,更多的是噱头,没有任何意义,不如说是cosplay更实际。

图片

有网友直言,这是吃饱了撑着,主打一个没苦硬吃。

图片图片

更有历史从面看问题,认为该项目将流放宁古塔的苦难历史娱乐化,过于轻佻,推出这样的项目无益于促进游客了解真实历史,与文化旅游的初衷相悖。

图片

图源:网友评论截图

面对批评声音,还有不少网友提出“就一个旅游项目,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

这几年来沉浸式文旅非常受欢迎,其中通过热门影视剧综艺与当地特色文化嫁接打造文旅项目的在全国各地也不少见。

如今年国庆节江苏园博园联动电视剧《莲花楼》打造江湖风沉浸式游园项目,受到了剧粉们广泛的点赞好评;被《甄嬛传》带火的取景地北京大观园景区,成为了剧迷心中的“嬛球影城”。

与此同时,搞沉浸式文旅被诟病过于娱乐化、过于轻浮而“翻车”的也不少,如河南某景区推出游客可以体验装扮成日本兵打家劫舍玩儿被指突破底线伤害民族情感。

这也启发各地文旅部门,若要把旅游项目的“流量”变为“留量”,目及长远的发展规划才是上策:挖掘文化内涵是根本,创新体验形式是关键。

表面上看着玩梗有趣,没苦硬吃的“流放宁古塔”旅游项目,以及其他深耕本土历史文化的文旅,他们不仅肩负着拉动经济的重任,也承担着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

目前,牡丹江镜泊湖旅游集团已经开始准备,ppt策划案、囚服、道具等等都在筹备当中,预计12月上线。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与艾德曼交流~

黑龙江文旅宁古塔流放计划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近日,重庆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支宣传片,里面的文物不仅“活”过来了,还跳起了超级魔性的热舞。
有网友表示“土得掉渣”;也有网友认为“个性十足”。对此,你怎么看呢?
现下哈尔滨啤酒将目光瞄准短剧赛道,无疑是想乘着流量东风吸引年轻目标受众的关注。同时黑龙江的加入,也为这部短剧注入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从而实现品牌与进行内容共创的营销双赢。而年轻群体既是消费的主力军,也是哈尔滨啤酒的重要目标客户。总而言之,哈尔滨啤酒与黑龙江在文化层面相互交融、彼此赋能,共同提升品牌价值和当地的文化魅力。
在零下20度的黑龙江穿鄂伦春服饰为家乡代言的塔河县局长都波上了热搜,却被质疑用公款拍写真。
近日以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场持续火爆,“南方小土豆”“马铃薯公主”等热梗出圈,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走上中央大街,引发大量网友讨论。 据相关部门官方回应,哈尔滨的这番爆火现象却不是偶然发生。 1月2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哈尔滨这个冬天的火爆其实不是偶然的,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了。
“内卷”卷到最后,朋友越来越多。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组以“龙”为主题的创意海报,将各地热门的旅游城市与春节习俗相结合,展现出了新年新气象的一面。这些海报不仅设计精美,而且富有创意,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氛围。通过这些海报,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地的春节习俗和文化传统,也可以感受到全国各地人民共同迎接新年的喜悦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