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请安陵容当榴香师,被骂过度消费《甄嬛传》
咱就是说,见过演员因为角色演得不好被骂的,但老王还是头一次见,演员因为角色演得太深入人心了而被骂!
最近这段时间,卫龙新推出的榴莲辣条由于“上头效应”,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面对这样的社交狠货,大家都忍不住好奇——究竟是谁研发了榴莲辣条?

图源:小红书网友
笑死,这位网友的品尝描述实在是太生动了。(承认吧,你也很为卫龙榴莲辣条着迷吧~)
那么榴莲辣条诞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卫龙日报”前几天就进行了预热,准备带大家直击研发现场。

品牌方趁热打铁,上线了一支由陶昕然主演的《重生之我在卫龙做榴香师》的趣味短片,幽默解密榴莲辣条的诞生过程。
这条短片讲述了安陵容穿越到现代晋升为安主管,延续了《甄嬛传》中角色擅长制香、冰嬉这一情节特点,“榴香师”的名字也一语双关——既指原剧中的制香,也指短片中的榴莲香。

图源:小红书网友
同时呢,剧情中还融入了大胖橘、卷铺盖侍寝等网友二创玩梗的内容,不仅给观众带来记忆仿佛被打通的熟悉感,也强调了产品使用猫山王榴莲的独特卖点。

此外卫龙还围绕着榴莲辣条,在上海打造线下快闪活动,邀请消费者来店内闻香、吃香、品香,积极试吃。

线上则和臭宝螺狮粉、白象香菜面、太二酸菜鱼等八个伙伴在线组 cp,向用户征集 cp 组合名称,为榴莲辣条选出最强「上头 cp」。

不得不说,卫龙为了宣传自家的榴莲辣条,可真是煞费苦心。
选择《甄嬛传》中的安小主陶昕然作为广告主角,借助该剧的广泛影响力和角色记忆点,迅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广告内容更容易被记住和传播;线下快闪活动+线上组CP活动,联动其他品牌进一步放大活动声量,提高用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陶昕然的角色“重生”为榴香师,这种跨界的设定既新奇又贴合产品主题。剧情通过“解密”榴莲辣条的研发过程,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新产品背后故事的好奇心,也展示了卫龙在产品创新上的努力和对品质的追求。

这种透明化、故事化的营销方式不仅向消费者展示了榴莲辣条的产品特色,让受众感受到品牌对产品创新的认真态度,还传达了卫龙愿意倾听消费者声音、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建立和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图源:小红书网友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传了出来。

图源:小红书网友
也许是因为陶昕然这些年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圈的角色,因此无论是综艺还是还是采访,都在频繁谈起《甄嬛传》中的经典角色安陵容。如果把握不好度,确实会让观众有些审美疲劳。
于是就有网友评论:“陶昕然别消费《甄嬛传》了!”

图源:微博网友
老王搜了一下,陶昕然以安陵容身份拍摄的广告片还真不少。
除了最近给卫龙拍的《重生之我在卫龙做榴香师》,去年年底陶昕然还跟夸克合作,带来了一部“职场爽文”《安陵容职场翻身记》。短片揭开安陵容职场逆袭的致胜法宝,以此巧妙宣传夸克的办公功能。

再之前,东阿阿胶携手《甄嬛传》原班人马,为消费者带来一波情怀满满的回忆杀。陶昕然饰演的安陵容在冰嬉后感觉到手脚冰凉,自然而然地带出东阿阿胶小金条速溶粉,传递了产品随时随地养出好气色的卖点。

图源:小红书截图
就算陶昕然以“安陵容”的身份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她刚出道的角色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这么多年来依旧被观众铭记和细品,无疑是对陶昕然演技和能力的肯定。她个人的演戏成果,凭什么不能消费角色红利呢?

图源:小红书网友
“一个角色吃一辈子”并不是贬低的话,多少演员一辈子都没有一个出圈的角色。
有不少网友出来为陶昕然说话:
“Respect,拿捏住安小鸟的人设了。”

图源:小红书网友
“要是我演安陵容,我死了墓碑都要有个二维码,扫出来——这样好的阳光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图源:小红书网友
“我要是参演《甄嬛传》,哪怕刚出场就杖毙,也能吹一辈子。”(夏冬春:不是,你礼貌吗?)

图源:小红书网友
“演四大名著那些演员,也会首先提他们在里面演的角色。对这类演员来说,角色大于本人。”

图源:小红书网友
“是朕执意要她消费的,你怎么不恨朕?!”

虽然网友们都在玩梗,但幽默的话语中也传递了简单的道理。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陶昕然的安陵容角色时隔多年后仍旧在消费者心中吃香,源于受众对这个角色的喜爱。大家喜欢看安陵容在不同的场景中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品牌方的营销自然就会往这个方向贴合。
就像贾冰,自从大爆剧《狂飙》中的“徐江”一角火出圈后,也是拍摄了好多支以“徐江”形象出演的趣味广告片。

观众们直呼“徐江演得太搞笑太上头了”,各大品牌自然乐意做这个推手,让贾冰饰演的“徐江”在不同场景下限定返场,以知名度较高的角色拿捏住受众的喜好。
陶昕然的安陵容,也是这个道理。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