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副总裁杨学良发文表示:豪华品牌应该放低姿态
近日,新浪微博发起了#豪华品牌是否该放低姿态#互动话题,该话题得到了广大网友、KOL和车企高管的参与。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大家对于豪华品牌放低姿态的看法吧!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必须的,需要更紧密的链接用户,与用户形成平等关系,因为年轻用户是购车主体了,这个与海外市场反差很大。”
类比奔驰:豪华属性、稀缺属性来自设计能力、底盘能力;类比宝马:是操控感和驾驶性。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自主品牌的努力下,实际上民族工业的新能源市场正在提供着超强的竞争力产品,从蔚小理到比亚迪、极氪、智己等都表现出超强的竞争力,在这个情况下,如果BBA们再不降低姿态,可能等待他们……
没有什么低姿态,只有我们自己站起来了而已。
豪华品牌的电动车,早点认清现实,低下头,还有机会,再那么高傲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能真的没太多机会了。
从中国市场来看,豪华品牌在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和做出的努力,说到底是为了“提升”。不管是无奈的“放弃”,还是不得不做出的“放低”,变得更实在、更实用对豪华品牌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实际上豪华品牌们早就有放低姿态的趋势了,就拿奔驰来说,奔驰EQA到EQS从推出至今,线下优惠都非常大,即便抛下线下优惠,前段时间奔驰EQE/S等车型都有官方降价。而宝马包括旗下的I3“7折大甩卖”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在新能源领域来说,当发动机、变速箱被取消之后,大部分传统豪强已经跟不上用户需求,放低姿态在所难免,甚至像丰田一样找比亚迪等国产厂商供货也是不无可能。
总之,市场能捧起来一众传统豪强,自然也能捧起来新豪强,相信豪华品牌们也不是傻子。
豪华品牌本质上就是非定制非限量的高端消费品。
豪华品牌比普通品牌在产品上主要的区别就是价格,以及这个价格下让消费者认可的价值。所以我不认为豪华品牌需要考虑是否放低姿态,如果放低姿态指的是降低价格和产品的定位,那无非就是选择靠高单车利润和控制总量赚钱还是靠规模效应薄利多销赚钱。
站在豪华品牌的角度,归根到底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高级配置+口碑营销:这个层面的优势“不应当放低姿态”,而应继续保持。如果为了短期的销量,而做品牌下沉的话,放低姿态后就失去了最后的优势。
2.技术、性价比与服务:这个层面豪华品牌被自主品牌“吊打”,反过来应该学习为什么自主品牌可以做到快速迭代、快速响应,什么新鲜的东西都往上加。
时代变了,大人!
豪华品牌新能源车降价都没人买,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对此,你怎么看呢?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