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 X 熊猫和花联名结束,立牌已经快被粉丝搬空。。。
万万没想到,联名结束,消费者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扛立牌。
直到看清立牌长啥样之后,我似乎理解了那些在演唱会结束后把明星艺人的立牌扛回家的歌迷们。
这谁看了不迷糊呀!

事情要从前段时间霸王茶姬(四川)和熊猫花花的联名说起,当时官方的预告一出来,很多非四川地区的粉丝都表示眼馋,纷纷建议霸王茶姬不要搞四川限定,希望全国上线和花花的联名。

既然选中熊猫和花作为新品推荐官,霸王茶姬与联名同步上线的新品也很符合此次联名主题,推出的川藏限定新品「川上行歌」选用「红玉红乌龙」×「三门峡苹果」的组合,主打苹果香与乌龙茶韵的融合,契合了花花最喜欢吃苹果的熊猫设定。

在周边方面,除了联名主题杯套、杯子、包装袋,瑞幸还推出了联名背影冰箱贴,以及联名立体冰箱贴。

不过,最令粉丝们眼馋的,可能不是冰箱贴,而是主题门店外面的花花站姿立牌。

这块立牌到底有多受欢迎呢?有网友现身说法,立牌直接被偷了,也不知道是哪个狂热的粉丝干的事儿,又或者是被捡纸壳的盯上了。

头顶一个小苹果,胖乎乎的身子,看着就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太喜庆了!

从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来看,此次霸王茶姬和花花的联名,至少消费者对周边还是非常满意的。有四川网友现身说法,连个冰箱贴都没有抢到。

熊猫花花作为熊猫界“顶流女明星”,自带现象级流量。在通过治愈系短视频在社交平台爆火以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一直深受粉丝喜爱,在社交平台上长期热度不减。
前往成都熊猫基地围观花花的游客一直很多,“排队2小时,看花花5分钟”,还导致景区保安不得不手持喇叭疏导人群,足见其强大的粉丝基础。
很多品牌捕捉到了年轻消费群体对萌宠文化的追捧,将目光投放到了那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动物明星身上,希望借助联名或是代言等形式,与喜爱这些动物明星的粉丝群体们形成情感联结。
近年就有不少品牌盯上了熊猫和花,这位熊猫界的顶流。
中国银联就在今年正式宣布大熊猫和花担任银联全球支付大使,与银联原创IP银圆圆组成“花好月圆小福星组合”。

图源:中国银联官博
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的跨界合作旨在通过国宝熊猫的萌趣形象,让更多全球银联持卡人充分享受银联支付服务,感受宾至如归的国宝级便利与优惠。”
今年4月份的时候,瑞幸联名成都文旅,把熊猫和花,搬进了咖啡杯里面。
当瑞幸和“文旅局荣誉局长”花花联名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粉丝纷纷表示期待,还在社交平台发帖留言许愿。

图源:小红书用户
联名正式开启后,瑞幸咖啡上新了两款升级版柠檬茶——轻咖柠檬茶和葡萄柠檬茶,两款产品均含有产自四川安岳的柠檬汁。同时,瑞幸还请来大小熊猫届的顶流——花局以及“秘书”能喵,同步上线多款联名套餐,以及联名贴纸、毛绒挂件、保温杯等周边产品。

图源:瑞幸官方
能够拿到知名IP授权只是开始,但是联名能够得到粉丝认可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次霸王茶姬和熊猫和花的联名,周边就被粉丝们夸爆了,称赞霸王茶姬合作的设计师真的太会了,很多宣发物料都可以做成周边,希望霸王茶姬出联名第二弹来个全国场。

虽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联名活动,但在进行地域化营销时,品牌也通过各种活动,去不断丰富消费者的体验。
例如,春熙路快闪活动设置了“苹果小窗”互动装置,游客靠近时会有“熊爪”送出饮品券,既呼应花花的熊猫属性,又放大了联名自带的萌文化气质。
还有联名期间开通的,接驳熊猫基地的花花主题铛铛车,通过车身萌趣物料,将联名信息辐射至景区内外,充满了本土化气息。

图源:小红书@CHAGEE霸王茶姬(四川)
消费过程也设置了小小的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参与感,在主题门店说出“果赖喝茶”的暗号,可解锁隐藏款贴纸。
可以看到,对于这种针对特定粉丝圈层的联名活动,周边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年初,库迪与顶流国漫IP《哪吒2》的合作,就凭借高颜值周边收获了不少好评。库迪先是邀请了《哪吒2》导演组会监制所有的周边设计、包材,确保周边品质,而后又凭借自建供应链,快速投入生产,完成了研发到全国铺货的高效运作。

在销售策略上,品牌选择了以真诚换取信任——“无盲盒、不限量、不捆绑”,周边质量还特别高,库迪被赞“联名界清流”,收获了大量《哪吒》IP粉丝与吃谷人的好评,一举击中了年轻人的心。
经常在网上看到粉丝们吐槽某某品牌联名太敷衍,联名乙女游戏搞错男主身高,联名动物IP玩偶打样太丑……这种案例不胜枚举。
当然,这不能怪粉丝太抠细节,粉丝对这些IP形象倾注了时间、金钱和情感,向品牌联名提出自己的需求完全合情合理。
这也就意味着,联名周边设计不是简单贴个图,而是要精准捕捉到IP的灵魂所在。比如花花的立牌设计,从神形、五官到招牌动作以及最喜爱的食物,这些细节都是粉丝熟悉的特征,绝不是笼统的熊猫形象。
品牌能够把握它们,就容易让粉丝觉得“品牌懂我”,而敷衍的联名往往忽略这些细节,导致违和感。
说到底,IP联名不是简单的流量嫁接,而是一场对品牌是否了解并尊重这个IP的考验。品牌需要做的,不是把IP的形象印在产品上就完事了,而是沉下心去理解:粉丝为什么喜爱这个IP,它们最在意IP的哪些特质,如何用产品和周边,把这些特质变成能触摸、能收藏、能分享的情感符号?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