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万般模样,都藏在了这些品牌的毕业营销里
时光如梭,又是一年毕业季!
对于毕生来说,毕业季是行李箱装着学士服与憧憬,简历里藏着忐忑与期待……
对于品牌来说,则是新一轮的营销考验,如果能凭借毕业季这一特殊时期在广大毕业生的心中刷上一波好感,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所以今天小叶也盘了一些品牌的毕业季营销,来看看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以致谢为引,将镜头对准大学时光
毕业是充满离别愁绪的季节,OPPO抓住这一节点,上线了一支毕业季大片《最后一行致谢》,以致谢为引,将镜头对准大学时光,用短片回顾那些能引起广大毕业生共鸣的青春场景,也击中了无数毕业生的泪点。
这支广告片宛若盛夏六月的微电影,借毕业致谢词徐徐展开,主角谷子大一从初入校园的生涩,到大二肆意探索的热烈,再到大三迷茫徘徊的怅惘,最终在大四毕业之际与自己和解。


没有生硬的说教输出,而是以不完美的叙事解构毕业季的煽情范式,用笨拙却赤诚的真情实感,精准戳中 Z 世代对青春的情感共鸣点。
还有最后那句“青春不过四场盛夏,过好今天,就是最好的明天”,是品牌对毕业生最真挚的祝福,也是品牌的态度输出——毕业不是青春的终点,而是新旅程的起点,青春或许会落幕,人生却仍有千万种可能。

同时,短片强调全片由OPPO Find X8 Ultra拍摄,将毕业季的青涩憧憬、迷茫困惑与释然成长,尽数化作细腻鲜活的影像。观众沉浸于青春故事的同时,也在一帧帧画面质感中,悄然感知 OPPO 强大的拍摄性能,无声认同其 “定格美好瞬间” 的产品内核。

从营销层面上说,OPPO通过重现青春中的各种场景,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去表达每个怦然心动的瞬间都值得被珍藏,拿起手机,去记录,去热爱,去追寻,也在赋予 OPPO Find X8 Ultra 温暖陪伴者人格特质的同时,让产品从冰冷设备升华为青春记忆的守护者。

华为用一段奇妙大巴之旅
讲述一个全新的毕业故事
今年毕业季,华为走起了不寻常路线,不直接讲毕业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而是携手知名导演丁雨晨合作发布主题视频《这一刻》,用一段奇未来妙大巴之旅,恰到好处地反应当下毕业生迷茫又动荡的真实内心。
广告主要讲述了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踏上离校大巴后遇到的奇幻故事,从低头回复消息公交车变得空无一人,甚至司机也消失变成了自动驾驶,科幻色彩拉满。
而公交的第一站车驶入的是“职场”,主角看到了求职市场挤满了形形色色的应届生,其中就有自己懵懂且迷茫的身影。第二站则是“上岸”,炎炎夏日下,每个人都拿着厚厚的资料挤在桥头,只为走上这上岸独木桥。而当公交坠下山崖,过往的回忆一幕幕涌现,关键时刻主角还是努力抓住方向盘,最终自己控制住方向。

可以说,这段奇幻旅程不仅是毕业生的内心独白,更是华为与年轻群体建立情感共鸣的桥梁。在求职竞争激烈、人生选择迷茫的当下,华为没有选择灌输鸡汤式的鼓励,而是用极具沉浸感的视觉语言,让毕业生在 “失控 — 回忆 — 掌控” 的戏剧冲突中,找到与自我对话的窗口。

从营销层面看,此次华为成功将品牌精神转化为大众情绪出口,也为后续产品推广和品牌价值升级奠定了坚实的用户认知基础。

肯德基携手黄子韬抽象整活
引发毕业生共鸣和集体回忆
说到肯德基,很多人都会想到会整活、抽象脑洞大……而今年肯德基也是继续沿用抽象属性,给2025届毕业生的寄语都是请继续保持整活的能力......
肯德基联合黄子韬推出的毕业季短片,摒弃 “前程似锦” 的传统话术,聚焦年轻人热衷 “整活”、玩 “抽象文化” 的生活态度,将玩抽象的能力升华为保持创造力的关键,极易引起当代年轻人共鸣。

短片一开头,是黄子韬一本正经的煽情语调,结果画风一转,镜头却对向了各种青春热烈的大学生们肆意快乐整活的场景,如穿着土豆、鸡腿、全家桶、蛋挞等造型服饰在校园肆意整活,与朋友高举着「V 我 50」、「疯狂不毕业」、「抽象不毕业」等,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肯德基也巧妙将品牌元素融入到毕业场景中。

相比传统走情感路线的毕业季营销,肯德基短片这种抽象有趣的风格恰好与当代年轻人的交流语境同频,这种熟悉感让品牌内容天然具备 “圈内人” 特质,能迅速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也在毕业季营销打造出了差异化。

B站携手宋雨琦
打造全新毕业歌《我们都很棒》
自 2020 年起,B 站持续打磨毕业季 IP,构建起极具辨识度的青春符号。通过推出传唱度极高的毕业歌,打造万人瞩目的毕业歌会,将抽象的青春情怀具象化为全民参与的盛大仪式。
今年更是携手合宋雨琦发布2025年毕业歌《我们都很棒》,以灵动旋律为青春喝彩,也希望用这首歌告诉即将或者已经毕业的人们“每一刻的我们都很棒”。
短片中还穿插着无数校园青春场景,有操场上的体测时刻、实验室里静待结果、宿舍书桌前准备线上面试、排练室与队员们反复练习……这些读书时候觉得天大的事,现在看来也不只不过是青春里一段独特的美好经历,只要咬牙坚持,总会迈过去。
相比于口号式的青春宣言,那些带着生活热气的校园片段更容易引发代入感,正如歌词最后说到的“青春只管疯长,生命自有方向;答案说给明天,此刻已是永远”那样,B站也在用音乐作为情感载体,告诉大家 “青春” 不再是某个特定年龄的专属,而是一种永远敢于试错、永远拥抱当下的精神状态。
可以说,以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互动,B站也很好打造出了自己毕业季IP,让平台成为毕业生们的一个见证者和记录者。

vivo
漫长的告别
vivo今年也整了新活,很自然将产品融入到广告中,从一开始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谈话,同学们听得迷迷糊糊想打瞌睡,但校长只想和大家慢点说再见。
7
接着便掏出口袋里的vivo X200 Ultra,手把手教学同学们用4K 120帧电影慢动作功能,相比简单的毕业告别,这种抽象的方式反而让学生们感兴趣起来,在vivo的镜头下,同学们也开始欢呼,甚至最后校长也加入其中,真的很难不被这样的氛围所打动。

广告中没有生硬的功能罗列,而是将 vivo X200 Ultra 的 4K 120 帧电影慢动作功能,自然嵌入 “校长与学生共同探索告别仪式” 的叙事主线。
当校长建议同学们用手机镜头将日常校园场景转化为充满电影质感的慢动作画面时,产品的高清画质与动态捕捉能力得以具象化呈现,让观众在沉浸于毕业情感氛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知到技术优势。
从营销层面看,这种以 “慢” 破局的营销逻辑,精准切中了毕业季特有的情感痛点。区别于快节奏的常规告别方式,vivo 通过慢动作影像延长了离别的瞬间,将毕业生对校园的不舍、对未来的期待,转化为可触摸、可分享的视觉记忆。

毕业季
天猫发起了「毕业帽大赏」
天猫今年毕业季走起不寻常路线,将目光聚焦在了“毕业帽”上,以「毕业帽能有多痛」为话题点切入,并通过结合传统文化与潮流设计,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毕业帽,直接给毕业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当然,这个话题的“痛”也别有一番意味,既指毕业典礼抛帽时意外砸中的物理痛感,也呼应年「痛文化」彰显个性的精神表达。
在此次发起了毕业帽 DIY 创意大赛中,天猫也联合时尚 COSMO 和国风博主@金角大魔王i,将各种非遗文化融入到学士帽中,有苗绣银饰的璀璨、壮族织锦的绚丽、绒花工艺的精巧……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青春力量的完美交融 ,也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4
可以说,这种不寻常的营销路线,不仅为毕业生带来了全新的毕业季体验,更在品牌层面强化了天猫 “时尚、创意、文化” 的形象标签,深化了与年轻群体的情感联结。
说到最后:
今年毕业季品牌各出奇招,创意新鲜度远超以往,尽可能在毕业大主题下,玩出各自特色,并挖掘全新需求制造新颖的切入点,极大丰富毕业生的仪式感和体验感,实现了圈粉。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