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秒睡技能的海南人,被京东这支广告硬控了
都说海南人只要心中有“床”,哪哪都能睡,海南更是被称为中国“午睡之都”。
这并非因为海南人懒散,而是他们将午睡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子午觉文化”。

最近京东就联合林氏家居,给喜欢在户外午睡的人做了一场“午睡舒适度大升级”,让“随地大小睡”的海南人可以睡得舒适加倍。
为了宣传该活动,品牌还特别上线了一支趣味满满的宣传片《户外也能舒适午睡》,剪辑风格以及旁白腔调真的很有古早电视广告的味道。
苏秦看完后,画面直接在脑海里循环播放了一整天,一起来看看吧~

以户外奇葩睡姿为切入点
解构人们日常痛点
车里睡、路边睡、树林里睡,大中午的怎么全在睡?
公园睡、沙滩睡,一边摆摊儿一边睡,海南人怎么街头巷尾到处睡?

在《户外也能舒适午睡》中,京东别出心裁地以各种户外奇葩睡姿为切入点,呈现海南人躺在马路边、林子里等非常规地点午睡的场景,画面既诙谐又抽象,瞬间抓住观众眼球,激发大家继续看下去的好奇心。
随后短片揭示了海南人爱午睡的生活习惯,并通过具体的视觉呈现放大观众对“不舒适午睡”的痛点感知——他们在忙碌的水果摊上睡,在冰凉的椅子上睡,自然而然地引出京东产品的功能,暗示观众自家产品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痛点。
相较于传统的室内午睡场景,京东此次的宣传片无疑突破了这一局限,将品牌产品置于户外自然环境中,构建起“办公室-户外-家庭”的全场景覆盖。

通过“户外午睡”这一非典型场景,京东不仅揭示了消费者对“随时随地舒适生活”的潜在需求,还延续了品牌将产品嵌入生活场景的策略,体现了品牌从 “商品提供者” 到“生活方案服务商”的角色进化。

打造专属午睡舒适角
符号化隐喻传递产品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线上推出趣味宣传片,京东家电家居还线下联合林氏家居,在海南万宁给海南人民打造了一个专属的“午睡舒适角”:牧场藤椅变凉席,沙滩吊床变气床,公园硬座变软座,街边水果摊变午睡摊。
让午睡补觉的海南人,不仅哪儿都能睡,还能睡得更爽更舒适。

这场线下体验营销不仅精准匹配海南人的午睡生活习惯,向消费者传递出品牌能够满足多样化睡眠需求的信息,还体现了品牌关心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亲和形象,从生活细微处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为了降低观众的心理防线,京东的宣传片并未直接描述产品参数,而是将常规的专业介绍改成隐喻舒适升级的场景对比。通过“硬座变软座”之类的符号化隐喻,降低观众对广告的抵触感,让消费者在清晰感知产品带来的舒适体验升级的同时,强化他们脑海中对于产品功能的认知。

此外京东家电家居还开启了巅峰24小时活动,邀请所有人上京东抢购舒适家居,以实实在在的优惠促销活动给广大消费者让利。

消费者只要在活动期间上京东买林氏家居,就可以享受国补等四重补贴,至低5.4折,让全国人民都能随时舒适睡。

京东联合林氏家居打造的户外睡眠解决方案,结合“四重舒适补贴”促销信息,直接回应了消费者对“碎片化休息”的需求。
品牌聚焦于“户外奇葩睡姿”这一具象化符号,通过海南万宁“午睡舒适角”的案例,将户外午睡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也将普通的商业行为升维为社会关怀,构建了小场景、大共鸣的品牌叙事。

反传统沟通方式
品牌“会玩”人设的延续
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品牌往往通过反逻辑叙事和强情绪刺激,打破用户的广告免疫,如此才能实现品牌信息的有效传递。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平衡荒诞与真实——荒诞的是场景,真实的是需求;荒诞的是形式,真实的是价值。
京东就很擅长利用「具象场景×抽象价值」的组合拳,打好抽象广告的认知突围战。《户外也能舒适午睡》便延续了品牌一贯的“抽象化叙事+场景化共鸣”创意策略,通过荒诞场景与情感洞察的结合,将产品功能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生活体验。

这种反传统的沟通方式,无疑能够打动年轻消费者,也延续了品牌“会玩”的人设。另外,抽象文化往往打破常规,呈现出一种与主流文化截然不同的风格,这种新奇和独特性能够满足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比如京东之前就发布过抽象短片《活力保质期刷新指南》,整整十二个抽象场景,统统塞进一个广告片里......不懂就问,京东这是在喜剧片里插了点广告吧?
总而言之,这种广告创意趋势,不仅体现了品牌对年轻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精准把握,也展示了品牌在营销策略上的创新和突破。抽象元素的应用更可以催生出打破既定思路的创新内容,无疑与追求新鲜感、反差感、独特性的广告营销不谋而合。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