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魔性玩梗希林娜依·高的名字,华为这支广告贼上头

首席营销智库
2025-04-24 19:36

前有毛不易凭名字代言淘宝秒杀,后有吉克隽逸凭名字接到极氪汽车的商务,如今希林娜依·高也凭借着自己的名字接到了华为商务。


谁懂啊,这么小众的玩梗艺人名字的赛道,居然也有这么多人。


图片

图源:万能的淘宝&极氪官方微博


最近为了推广华为FreeBuds 6悦彰耳机产品,品牌特意携手新生代女歌手希林娜依·高,共同演绎了一支魔性短片《高低听上头》,以抽象风格打破了常规广告叙事。


观看短片的第一秒,苏秦就被“震”住了,原来希林娜依·高的名字还能被这样玩。


图片

强记忆点的魔性表达

对艺人名字进行双关解构


万万没想到,希林娜依·高的反义词,竟然是希林娜依·低。


在华为这条短片中,品牌利用希林娜依·高名字中的 “高” 字,结合其专业演唱能力,通过左右声道切换演绎 “希林娜依·高” 与 “希林娜依·低”。艺人用极具张力的嗓音变化和鬼畜式的高低音模仿,形成了强大的洗脑效果。



扎着双丸子头的希林娜依·高,头顶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迷你版小人在表演,例如吉他演奏、美声演唱、武术呼喝、猫咪叫、捏尖叫鸡等等,用夸张的音调变化将产品卖点趣味化植入。


这种设定打破了物理逻辑,形成超现实视觉冲击,也与华为产品的前卫设计形成呼应,强化品牌“颠覆传统”的科技潮流形象。


图片


每轮表演过后,都会引出“高低听上头”这一slogan,充满诙谐趣味。这句话更成为年轻群体的社交暗号,佩戴华为FreeBuds 6悦彰耳机的用户可通过此符号标识“潮流科技爱好者”身份,实现从功能消费到情感消费的升级。


图片


华为以希林娜依·高的名字为切入点,将其名字拆解为高低音的象征,把产品功能与艺人特质深度绑定。而后通过声音的强烈对比以及画面的趣味联动,将耳机对高低音的精准还原能力转化为可感知的视听体验。


这种强记忆点的魔性表达无疑突破了统广告的严肃说教,转而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强化“高低音还原”的产品核心卖点,也让观众在忍俊不禁中理解产品“高音甜、低音沉”的音质优势。


图片

抽象手法打破常规

强化品牌年轻化标签


区别于传统耳机广告对参数、场景的直白展示,华为这条短片以抽象手法打破常规,通过无厘头的情节以及夸张幽默的表演传递产品卖点,用娱乐化来消解科技的疏离感。


比如不同风格的小人进行演唱,将听觉方面的耳机技术优势转化为娱乐体验,降低用户对科技产品的心理距离感。这种“科技+喜剧”的混搭,也与华为FreeBuds 6悦彰耳机的“电子配饰”定位,形成统一的战略协同。


图片


再比如希林娜依·高的名字谐音梗设计,既巧妙利用了代言人姓名的传播记忆点,又强化了耳机产品的核心卖点,使得产品在高音和低音上的出色表现被自然传递给消费者。


图片


还比如尖叫鸡、古装形象、传统武术等元素的融入,契合Z世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的审美偏好,进一步强化华为在音频产品上的年轻化、潮流化的品牌形象,与目标客群建立情感共鸣。


图片


这种创意还避免了广告的生硬植入,以玩梗形式拉近与年轻用户之间的距离,同时借助艺人的专业影响力,提升产品在音乐爱好者及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关注度。


整体而言,该短片通过魔性表达与创意玩梗,将抽象风格转化为传播优势,既实现了产品卖点的高效传递,又提升了品牌在年轻市场的话题热度,为科技产品营销提供了 “趣味化抽象表达” 的新思路。


图片

抽象广告的底层逻辑

符号化叙事降低理解门槛


抽象广告的底层逻辑,是通过符号化叙事构建 “信息翻译系统”,将品牌理念、产品卖点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文化符号,从而降低消费者的理解门槛、提升传播效率。


要知道,人类大脑对具象符号的处理效率远高于抽象概念,《高低听上头》便是通过提炼视觉符号、语言符号以及文化符号,将复杂的产品功能转化为可感知、易记忆的符号代码。


图片


符号是时代情绪的翻译器,抽象广告的符号选择则往往根植于目标受众的文化语境。针对Z世代年轻人,华为选择他们熟悉的网络梗、亚文化符号,本质是用 “年轻人的语言” 进行对话,让品牌信息自然融入其认知框架。


短平快的视频节奏也适配当下的碎片化传播特点,这种“信息密度高、爽感强”的内容设计,无疑契合短视频平台用户注意力阈值,利于华为的广告信息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实现病毒式传播。


图片


总而言之,广告片《高低听上头》中的“硬核技术软表达”策略,不仅为华为FreeBuds 6悦彰耳机塑造了“音质标杆”的产品认知,更通过魔性创意将华为品牌年轻化推向新高度。


从更深层次的方面来剖析,抽象广告的本质,便是将品牌价值炼制成文化硬币——这些符号或许看似无厘头,但正是通过对大众认知、文化情绪、传播规律的精准解码,让复杂的品牌信息得以穿透信息茧房,在“低理解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高记忆留存”。


当符号成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共同语言,广告便从“说服”转化为“共鸣”,这正是其底层逻辑的核心魅力。

华为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为了推广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系列产品,华为终端携手老戏骨惠英红,联合上线新广告《我终将穿越这风暴》,传递品牌对卓越与非凡的追求,力图让“非凡大师”的产品定位不再是冰冷的标签,而是可感知的精神共鸣。
为了彰显鸿蒙系统强大的AI功能,华为上线了一支全新广告片《AI不释手》,短片精准拿捏影像美学与情感节奏,用电影级表达替代广告式说教,构建出沉浸式的情绪体验,让鸿蒙AI的价值在真实的人生片段中自然浮现。
近日,为了推广HarmonyOS 6系统强大的隐私保护性能,华为携手知名演员于和伟,上线了全新广告片。短片延续了华为一贯的用电影级叙事讲产品故事的风格,让隐私安全成为鸿蒙系统的标志性记忆点,将有效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
华为又双叒下场拍短剧了!这部最新上线的定制短剧《报告总裁,闪婚夫人是特工》,由华为与抖音大V姜十七联合呈现,力图以爽感满满的剧情拿捏观众注意力,让观众沉浸剧情时能够自然认知到华为智慧屏的强大功能。
为了推广焦华为WATCHGT 6系列手表,华为邀请吴磊,联合呈现了一支超现实短片。短片将运动场景与超现实视觉巧妙融合,通过吴磊在屋顶骑行,骑车飞到天空上,骑到世界尽头看极光等视觉叙事,增加短片趣味性,让手表自然成为陪伴突破、记录热爱的伙伴。
前两天,华为首次正式公布了非凡大师系列的全新LOGO,从造型上看,该LOGO将字母“UD”进行形态变幻,结合几何对称设计,让图案中间呈现出代表华为的字母“H”,整个LOGO棱角分明,力图彰显华为非凡大师高端定位。不过,网友对该LOGO的评价却两极分化。
如果要评选2024年最洗脑的广告台词,华为的“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一定能收获大量提名。最近,华为又双叒携手杨幂,拍了一支升级版洗脑广告,通过杨幂的演绎,巧妙地将华为手机的智能交互功能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
笑死,华为省广告费省上瘾了,自去年找自家二公主姚安娜当品牌挚友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也亲自出镜拍广告了。他的首次出镜将迅速引起话题讨论,让享界 S9T 突破汽车圈层,吸引更多人关注。
为了推广华为Pura 80系列产品,华为上线了一支全新广告,邀请所有人一起用个性色卡动漫风,走进伊犁魔法世界。短片聚焦伊犁的色彩特色与松弛感,直观展现手机在色彩还原、场景捕捉上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影像赛道的差异化竞争力与用户好感度。
近日,华为终端邀请王一通,联合上线了广告片《重庆的“神”》,短片精准捕捉并展现重庆独有的精气神,接连调侃重庆这座城市的神奇特质,并巧妙穿插照片拍摄场景,自然地展示了华为手机的拍摄功能,成功将产品作为连接地域情怀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