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卡联名海宝,怀旧营销真有一套
联名内卷成风,许多品牌,或者商业文化主体,都在绞尽脑汁地寻找联名对象,以制造营销热点,收获更强大的品牌势能。
世博会“顶流”复出
这波联名可爱值超标
正逢上海世博会举办15周年,上海交通卡也抓住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和上海世博会海宝发起了一波联名,带来了全新的海宝形象卡面交通卡。
熟悉的动漫形象,让人不禁勾起对那年那一场国际级盛会的怀念。

在上海都市旅游卡发展有限公司的社媒账号下,不少上海地区的网友评论,表达了对联名IP的喜爱。

图源:小红书用户
虽然世博会召开的时候我没有足够幸运身处在现场,但我也记得那个时候在电视里播放的《海宝来了》的动画片,记得这个大眼睛、有超能力的小精灵海宝。

作为藏在记忆里的标志性IP形象,海宝承载着很多美好的记忆。对于上海地区经历过世博会的网友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回忆杀”式的情绪激荡。
作为2010世博会钦定吉祥物,海宝被赋予了城市文明代言人的使命:蓝色水滴造型象征包容,微笑传递着友好。
联名背后,其实也是在通过交通卡这一高频使用的媒介载体,来传递海宝所代表的包容、友好的价值观,让人们在使用交通卡时,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
怀旧复古滤镜加持
记忆里的经典IP受到青睐
之前有个很火的词叫“中式梦核”,具体表现为中国青年们儿时熟悉的元素,本质是怀旧伤感,主要形式为千禧年前后的老照片。
追忆往昔,我们会发现,陪伴我们长大的不只有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还有很多熟悉的记忆符号,像是娃哈哈,六神花露水,还有海尔兄弟,亦或是海宝……
人们往往会对童年记忆里存在的事物报以更为浓厚的滤镜。比如儿时在娱乐圈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的青年演员,时隔多年却以“童年白月光”的身份回归,一度被吐槽是非主流的穿搭,又重新成为时尚潮流。
当快节奏的社会化营销成为品牌间并行不悖的选择,主打怀旧的品牌故事或者产品故事就显得少了些快餐文化的感觉,却多了些情感依恋价值。
比如前年麦当劳和Crocs的梦幻联动,以麦当劳经典IP——汉堡神偷、奶昔大哥、大鸟姐姐(小飞飞)及品牌标志性元素为灵感,推出了4款洞洞鞋。




汉堡神偷、奶昔大哥、大鸟姐姐都是麦当劳的经典吉祥物,他们虽然已经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但依然是许多人的童年。曾经装点过许多小朋友童年的他们再次返场合体,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成年人的心之所向。
而一度因为外观“丑”被称为“时尚毒瘤”的Crocs,也早已“逆天改命”。除了因为洞洞鞋本身让人穿着舒适、透气轻便的优势,以及洞洞鞋上的“洞”让消费者拥有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自由表达个性、抒发潮流见解的便利以外;Crocs还凭借与一众大牌合作、邀请明星大咖代言,强势挤入了时尚圈。
本身鞋型就略显丑萌的洞洞鞋,点缀上以麦当劳经典IP人物为灵感的“智必星”鞋饰,让联名款洞洞鞋展现出独特的童趣和时尚感。
二者的联合充满童趣,既丑又萌,既新潮又复古,一经上线就收获了不少的喜爱。
还有去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古茗和葫芦娃的联动,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童年IP,唤起童年记忆。在借力童年IP的情怀溢价之外,古茗的营销节奏设置得也很有意思。先通过水墨风包装,将葫芦藤抽象为数字,吸引观众解谜兴趣,再官宣联名引爆话题,有效地避免了疲劳。
产品正式上线的时候,古茗结合《葫芦兄弟》的相关元素,推出了七彩葫芦扇、贴纸,还有相对新颖的“温变杯贴”,用手轻轻捂住就会改变颜色。之后,古茗又继续开启了“集七彩葫芦卡”的相关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饮品或者猜口令的方式集卡赢取奖品。

用新式的设计语言来重构怀旧感IP,古茗不仅借了IP的势能,还巧妙地把IP叙事融入到了品牌理念里面,让消费者在喝古茗的时候,就产生“葫芦葫芦,福禄福禄”的积极暗示。
说到最后:
海宝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核心文化符号,承载着市民们对城市光辉时刻的集体记忆。当这一符号被移植到交通卡——城市生活中最高频使用的实体媒介时,便构建了日常使用场景,与城市记忆符号的双重触点。就像麦当劳重启汉堡神偷IP时,将洞洞鞋的“丑萌”特质与经典角色结合,通过物理载体的强触达性,让怀旧符号突破时空限制,持续激活用户的情感共鸣。
联名并非简单复刻,而是对IP内核的转译。海宝原本象征着热情包容的城市精神,在当代语境中被赋予新的诠释,通过交通卡这一普惠性工具,将世博会的国际视野转化为市民日常的微小互动。
真正的怀旧营销不是贩卖过去,而是用旧符号搭建新的意义网络。当海宝从世博展馆走向地铁闸机,本质上是在城市文明的更迭中,完成了一次记忆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既抚平了时光流逝的惆怅,又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身份认同提供了具象支点。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