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C上班的打工人,个个都很会玩
今年八月,UC浏览器迎来了品牌二十岁的生日。
不少网友刷到这一消息的时候,都不由得微微一愣——UC居然还活着吗?

图源:微信网友
是的,UC还活着,活得好好的,甚至在二十岁生日的时候整了个梗点密集的大活。
官方亲自下场玩梗
推出搞笑短片回应大众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UC浏览器上经常出现各种以“震惊”开头的广告软文标题,例如:“震惊!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死法!”、“震惊!美国总统看到后都惊呆了!”等等。

图源:甚么梗B站
这些文章的标题往往夸张离谱或耸人听闻,但实际内容往往与标题不符或联系不大,仅仅为了博取眼球。而由于这类的文章标题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网友们便调侃说,UC浏览器内部肯定有一个“震惊部”专门负责发布此类文章。
于是“UC震惊部”的梗就这样诞生了,并且在互联网上名声大噪,此后江湖中一直流传着它的传说,也引得不少内容输出者争相模仿震惊体。
效果怎样暂且不提,但确实拿捏住内味儿了。

图源:B站网友
当网友看到一条极具UC风格(即夸张、耸人听闻)的评论时,就会用“明天来UC上班”来表达对其模仿能力的认可,甚至逐渐发展成为一代网络名梗,但UC官方从未正式回应过。
如今借着品牌二十周年这个重大节点,UC官方以幽默的姿态亲自下场玩梗,推出《刚刚!UC 正式回应》搞笑短片回应大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来UC上班,除非......你有以下会玩症状:
在这部短片里,UC浏览器将年轻人喜欢的热梗埋进了情节彩蛋里,并回顾了过去二十年间和用户一起玩出的创意,最终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会玩的人,欢迎你来 UC 上班,或者上 UC 和会玩的网友们玩在一起!
盘点七大会玩症状
跳脱传统情感叙事套路
品牌周年时常见的营销套路,就是通过回顾品牌历史中的经典产品、广告或事件,触动消费者的情感纽带,以此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
UC的二十周年宣传短片以经典老梗「明天来UC上班」为导火索,自然也有着怀旧的情感元素在里面。
但不同于传统的情感叙事套路,UC以一场看似正式的发布会开场,发言人很严肃地为“占用了这么多年的公共资源”道歉,着实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图源:UC短片截图
待郑重回应完“来UC上班”的这个梗之后,发言人的画风陡然一转,用逐渐离谱的方式盘点了先天性反骨、脑袋里全是梗、标题艺术家、突发性霸总上身等网友七大「会玩症状」。
原本正经严肃的发布会,瞬间转化为一场令人捧腹的喜剧盛宴。

图源:UC短片截图
这一系列超乎想象的“会玩”行为,不仅是在UC上班的打工人特质,也是网友们身上的独特魅力标签。
会玩症状一:先天性反骨
职场上的年轻人,精神状态确实很良好,总能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事。

图源:UC短片截图
会玩症状二:脑袋里全是梗
十级冲浪选手,与时下热梗接轨的反应速度,真的很快很快。

图源:UC短片截图
会玩症状三:“标题”艺术家
拿破轮修理部、养鹅防老、凯迪拉客......王建国的谐音梗上大分!

图源:UC短片截图
会玩症状四:沉迷小说日渐消瘦
《如何让富婆爱上我》、《穿越后我成了豪门赘婿》......这些离谱的小说,到底让多少人无法自拔啊啊啊!

图源:UC短片截图
会玩症状五:突发性霸总上身
笑死,番茄小说看多了后,是不是就会跟黄子韬一样()

图源:UC短片截图
会玩症状六:随地大小舞
篮球+尬舞=坤流,真的big胆哈哈哈。

图源:UC短片截图
会玩症状七:吃瓜成瘾
爱吃瓜的人,哪怕老了,也依旧爱吃瓜。

图源:UC短片截图
通过一系列视觉与笑点并存的彩蛋,观众在持续不断的欢笑声中,就能get到UC品牌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创意。
强化「会玩」品牌标签
传递与用户双向奔赴的态度
UC的二十年,也会玩了二十年。
这部短片不仅是给老用户的回应,也是面向新朋友的一次自我介绍。
玩热梗、玩斗图、玩神评论、玩女神榜、玩神剧榜......UC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深情回顾了曾经和用户一起玩出来的创意之举:风靡一时的女神评选、令人捧腹的摇人挑战、让人直呼过瘾的霸总体验日等等。

图源:UC短片截图
很会玩、爱整活、和网友玩在一起,一直是UC刻在骨子里的行为习惯。品牌也希望不断强化「会玩」的社交标签来塑造品牌记忆点,传递与用户之间双向奔赴的精神态度,同时许下未来无限可能的期盼与愿景。
在短片的尾声,随着手机型号与界面设计的变迁,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一场时光旅行,试图从过去的记忆中寻找与UC共度的美好时光。


图源:UC短片截图
这一幕幕温馨的回忆,不仅展现了UC品牌的成长历程,也从用户视角体现了品牌的陪伴价值:UC 上每多一个会玩的人,世界上就会少一个不开心的人。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