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把M折腾成LOGO界顶流,麦当劳玩得真花

广告盘点
2024-04-08 21:06

如果问消费者最喜欢的快餐品牌是哪个,或许各大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之间还会来场唇舌之战。


但如果问哪个快餐品牌和年轻人玩得“最好”,想必许多人的脑海里都会不可避免地浮现出麦当劳的品牌形象。


一直活跃在年轻消费者中的麦当劳,除了给大家提供美味可口的餐食,还会各种玩梗讲段子,“麦门”信徒也总是一呼百应,让人不由得惊呼品牌所具有的魔力。


作为收获无数消费者喜爱的创意巨头,麦当劳的创意海报和形变LOGO频频出圈,每一次的限定整活也令人万分期待,因此麦当劳也被大家戏称为“设计公司”。


在玩LOGO这件事上,麦当劳称第二,估计没人敢称第一。


1961年,麦当劳的品牌LOGO首次加入了“金色拱门”的元素,金色双抛物线化身成金色的“M”标识。如今,“金色拱门”已成为了麦当劳的代名词,也成为了麦当劳品牌中最具象征性的标志。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最近,阿根廷麦当劳就发布了一组「Smiles」主题的户外广告,孩子们掉落门牙后所形成的空洞,刚好就是麦当劳经典的“M”标志。

图片图片图片

海报上的孩子们开怀大笑,意在表达:也只有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才会使得他们露出这样发自内心的笑容。


笑死,这脑洞也是没谁了!

同时呢,品牌还上线了一则创意TVC,以“失去微笑”的麦当劳餐盒为主角,呈现它戏剧性地进入消费者餐桌的旅程,最后由小男孩用薯条蘸着番茄酱为餐盒画上微笑表情。

图片

麦当劳通过将金拱门这一超级符号与微笑相捆绑,以此强化品牌的趣味性和欢乐属性。


与其他大多数品牌对待LOGO时小心翼翼的态度不同,麦当劳总是乐于充分利用自家的标志性LOGO,恨不得将其玩出花来。


比如三八妇女节的时候,为了祝福全世界女性节日快乐,麦当劳特意把“M”倒转成“W”,意味着英文单词“Women”。


图片

图源:麦当劳微博

甚至还把“W”做成了户外广告牌,以此彰显女性力量。


图片

再比如去年的腊八节,麦当劳海报上的“M”变形成一串的音符效果,明明没有声音,却做出了“海报在唱歌”的感觉。


图片

图源:麦当劳微博

再比如与女团合作时,麦当劳也没有放过自家LOGO,选择和女团主打歌中的兔兔元素相结合,将“M”形变成萌萌的兔兔耳朵,精准地传递了两大关键信息。


图片

还有之前在迪拜的多处公共空间里,麦当劳投放了以“金拱门”标识为设计理念的秋千,说是为了帮助大人们暂时忘却琐碎生活的烦恼,找回丢失的童心和质朴的快乐。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疫情期间,为了提醒大家注意保持社交距离,麦当劳也将自己的“M”标志暂时分离,十分形象生动。


图片

世界地球日期间,麦当劳让“M”字母化身成垃圾与垃圾桶之间的媒介,引导人们在吃完食品后将垃圾随手扔到垃圾桶里,吃麦当劳也要记得做好“举手之劳”。


图片

可以感知到,麦当劳一直通过各种LOGO营销来加深“M”标志在大众心智之中的记忆度,这一IP符号甚至跨越了文化和语言,不断引发着全世界范围的关注与讨论。


而麦当劳这么多年来始终坚持“折腾”品牌LOGO,其营销目的亦十分明显。


不断地创新LOGO,实际上就是以此将麦当劳浓缩为一个鲜明的视觉符号,打造引领时尚潮流的品牌IP,大大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品牌营销学专家马丁·林斯特龙,曾在其所著的《感官品牌》中提到了“品牌粉碎”理论,指的是好的品牌设计应该能够通过“粉碎测试”,即——哪怕被摔个粉碎,仍然清晰可辨。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在这个信息嘈杂的时代,麦当劳通过反复折腾LOGO,使其每次出现时都能因独特新奇而令消费者眼前一亮;同时麦当劳数十年如一日,构建红黄色搭配M形LOGO为主的VI体系,又契合了“品牌粉碎”理论,品牌元素仍旧清晰可辨。


麦当劳还会深度洞察社会时事,通过使其LOGO和一些温暖的社会事件相结合,让品牌LOGO也有了温度,以此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传递深层的品牌价值内涵。

致力于在符号上整花活的麦当劳,总是脑洞大开地给简单的LOGO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注解,网友们也戏称“金拱门”为“玩不坏的LOGO”。


除此之外,麦当劳还擅长在王牌产品上整花活,通过各种形式将产品模糊处理,让品牌与铁粉之间再度默契沟通,也变相强化受众对其产品的再识别。


说到最后,如此擅长整活的麦当劳,你爱了吗?

麦当劳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在女性意识觉醒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开始关注品牌们的广告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若是品牌们未能严肃审核其文案,则极有可能引发争议。比如最近,麦当劳就因其餐盘纸广告中使用了“农民伯伯”表述,陷入到争议当中。
在大暑节气之际,麦当劳带着它的大薯日IP又双叒来了。今年的大薯日以“有薯就够”为主题,力图通过线上和线下联动,进一步放大大薯日IP的创意价值,从而将薯条打造成具有强辨识度的明星单品,让消费者在大暑或日常场景中想吃薯条时,第一时间联想到麦当劳
麦当劳的黄色M字LOGO,无疑是最具辨识度的图标之一,而麦当劳也玩了不少与LOGO有关的创意。最近,麦当劳再次利用这一元素,结合视觉联想创意,上线了一支短片《当你感到饥饿》,将M标识与日常事物挂钩,麦当劳的视觉符号不再局限于门店或广告,而是成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为了鼓励更多顾客下载其APP,麦当劳打造了一组简洁又不失巧妙的创意海报,利用双手握手机、双拇指在屏幕操作的习惯姿势,将品牌符号与用户使用场景紧密结合,用简洁的视觉语言和巧妙的文字呼应,鼓励顾客下载APP,感受即时、贴心的体验。
在加拿大迎来2025卡尔加里牛仔节这一当地重要文化庆典之际,麦当劳以“牛仔特写”为主题,上线了一组创意海报,聚焦牛仔经典服饰的局部特写,将麦当劳产品融入牛仔服饰的细节之中,用西方美学重新诠释标志性产品,传递出对当地文化的呼应与融入。
近日,日本麦当劳上线了一支温情短片《通往成年之路》,通过将儿子拿到驾照后载着妈妈和妹妹去买麦当劳的温馨场景与多年前妈妈载着孩子们买麦当劳的场景进行对比,向所有消费者传递品牌始终陪伴在左右的理念。
相信,不少网友在小时候都渴望拥有一个麦当劳与大头狗(THE DOG)联动的玩具,时隔20年,麦当劳再次和大头狗联动,紧扣大头狗IP代表的童年情感,在怀旧营销中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满足消费者对童年记忆的复刻渴望。
近日,加拿大麦当劳推出了国际菜单,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六种深受喜爱的麦当劳食品带给加拿大消费者。同时,品牌还上线了一支短片《国际菜单大盗》,以类似犯罪电影的叙事为创意框架,将国际菜单引入巧妙包装成一场悬念迭起的 “美食抢劫案”,用趣味满满的方式向顾客推广这一消息。
近日,新西兰麦当劳打造了一系列全新户外广告牌,将技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利用LUMO实时更新技术,可以实现根据谷歌地图交通流量预估堵车时间,同时精准显示附近麦当劳的出餐等候时长,把通勤时间与取餐时间直观关联,精准定位下班路上饥肠辘辘的通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