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的年味文案,写到我心里去了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
全国开始进入置办年货的黄金时期
为了在年货节营销中抢占先机
众多商家也铆足了干劲
纷纷推出各类营销活动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
最近一向很会整活的大润发
也在临近春节时“年货有话说”系列文案
这次不吐槽
而是借着年货
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里话
「回家的车票,手里的年货,都是我没说出口的思念」
主打一个暖心
比如:
零食万花筒
听说靠近我会很旺
旺福,旺财,旺桃花
玩具
年货除了买些吃吃喝喝
还得要有小朋友的快乐
北京风味烤鸭
恰到好处的火候
拉回至童年时的故乡
砂糖橘&瓜子
我们年货双侠
主打一个炫
广式咸香鸡
年菜里的老字号
味蕾记忆即快乐回忆
东坡肘子
但愿人长久
年年都吃肉
糖
又到我C位出道的时候了
长辈礼盒
爷爷奶奶的那些碎碎念念
是岁岁年年里的呵护与祝福
陈皮鸭
眼前的人
眼前的菜
热热闹闹地聚一晚
白酒
积攒了一年的故事
是时候倒一倒了
烧鸡礼盒
三百多年里的一道菜
有着岁月时光的祝福
春联窗花
被岁月打磨过的生活
依旧需要认真装饰
奶龙
新年有分量
我要龙重登场
菌菇礼盒
我跨山越海而来
为你道个新年喜
年货
有些词语一听就很温暖
比如
年货、回家、妈妈......
年货
回家的车票
手里的年货
都是我没说出口的思念
一如既往对产品进行创意的联想
将我们常见的年货
再通过个性文案的诗意化描写
赋予平凡生活以不平凡的温度与交互趣味性
也大大提高了互动性
更赋予这一节点更多的年味
电影《教父》中曾有句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也就是说
洞察事物的能力决定了人的命运
这句话放在大润发的身上也得到很好的验证
以“年味”为话题切入口
深挖“年味”的概念本质
与用户进行深度沟通
品牌一直以来的文案
都与不少悬浮文案不同
总是在玩梗中
真实还原用户的生活日常
就拿之前的打工物语”系列来说
也很精准猜中打工人的心巴
锅
甩锅,甩得溜
不代表炒菜炒得好
香蕉
成熟一点
焦虑不值钱
碰到令人焦虑的项目别害怕
指不定哪天就黄了
盲盒扭蛋
有时候不讨好
才更吸引人
五谷粉
有些事情熬一熬
就过去了
卷心菜
又菜又爱卷
容易被手撕
在大润发的文案上
似乎并没有刻意的走心
正是基于对用户生活的大洞察
配合产品的特点延伸出对年味或者职场的看法
再用文字去表达出来
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当然
而除了大润发的文案
最近小编也发现其他品牌的新年文案也很有趣
比如前阵子OATLY在农村“刷墙文案”
则是从这些年在互联网上火爆的新颖词汇切入
打造有梗有年味的文案
常年在外探店
要不过年回家打个卡?
City Walk 一百遍
也找不到咱家这样的后院
在家不习惯
多半是忘了把习惯带回家
想你的风
结结实实地从心头
吹到了村口
妈和小姨都想
春节学学你的OOTD
连家里这面墙
也在等北上广的你
论躺平
hài 还得是家里
爸喝过白的、黄的和红的
还真没喝过带铁的
在OATLY的文案中
没有煽情催泪的表达
但也很好 那份不变的佳节相聚仪式感传递了出来
和大润发看似不同
却都营造出了浓浓的年味
可以说
品牌这样从年轻人寻找年味的视角切入
以别样方式述说年味
唤起年轻群体对于年味的新感知
传递品牌温度的同时
也强化大众对其“国民年礼”品牌定位的认知
换句话说
文案的力量正在被品牌挖掘和放大
毕竟有趣的文案能够带来了更好玩
有趣、有用的商品推荐方式
让其成了收获用户关注的营销利器
所以当用户在调侃文案的有趣时
其实也是间接接受品牌和产品
最后
临近春节
希望看完这些文案
也能让我们更好迎接春节的到来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