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眼一睁就被老祖宗追着骂,官方集体玩梗“回答我”太上头了
大家好,小叶。
想不到有一天,咱们上个网居然还能被老祖宗们从早骂到晚!!!
“早上被王羲之骂,中午被赵孟頫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再加上“回答我!Look in my eyes!”这几句标志性口头禅,啊啊啊~感觉知识以暴躁的方式进入脑子了,真的不要太上头。

古人们集体连上WiFi
各种“贴脸输出”简直不要太上头
自从AI爆火后,教科书里面的老祖宗们直接集体“复活” ,还连上WIFI,化身暴躁哥、暴躁姐,对网友贴脸开大,发出各种“灵魂拷问”,加上“回答我!Look in my eyes!”经典语录,哈哈哈,好癫好喜欢。
首先,先来说说这个梗的来源。
最早出自一位B站游戏博主“小明剑魔”的一次直播,当时他在《英雄联盟》排位赛中表现不佳被弹幕嘲讽,于是就开始一顿输出,夹杂着“回答我!”“Look in my eyes!”“Why baby why?”等发言,这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造就了现如今全网都在玩梗的局面hhh。
当然,自创哪有套模板快,看完这波“回答我”热梗视频,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套用了博主“小明剑魔”的原视频,只是在AI的加持下玩出花。
有被吐槽写诗卖惨的杜甫,直接在线咆哮,还专门点名南村群童,表示自己逃难三年手机被抢、WiFi 全断,好不容易捡点茅草,回去补补房顶,结果被一群小屁孩当着面薅走了!!

网友:看得出真的很生气,不然也不会这么久都没更新(bushi)。

在杜甫发声后,南村群童也出来辟谣,求大家别网暴,哈哈哈,

称自己还小,自己是要死了,遍地茅草不能捡吗?我才六七岁,我认识杜甫吗?

笑死了,结果网友在线回怼,不是当面抢走,叫也叫不回来吗,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都把杜甫气退圈了。


南村群童:没想到一千多年后,我还是被网暴了hhh。
而除了杜甫,还有看不惯当代年轻人生活作息的「药圣」李时珍,直接对年轻人贴脸输出:半夜还烧烤配冰啤,顿顿重辣,无辣不欢、肠胃会不会崩,舌苔厚不厚、熬夜肝火旺不旺……

扁鹊也对年轻人贴脸:左手冰美式右手炸鸡,天天吹空调吃夜宵,天天炸鸡消费,脾胃是铁做的吗?

感觉真的被内涵到了hhhh,记住了,下次继续(bushi)。

搞笑的是还有网友也在评论区玩起了梗,问起他们没有行医资格证,回答我!look in my Eyes!!

被人骂笨的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也是直接在线怼人:承认我考了 9 次应天府都没考上,但最后也不是被受「翰林院待诏」,书法、绘画、文学哪样差了?老子 90 岁还在创作,你能吗?

还有被人说变法搞垮了大宋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也是气得各种回怼:我十五年给北宋财政增收 6 倍,没我公司指定早破产了,搞个变法讨论会被保守派抬杠,通宵写《三经新义》被喷标新立异,天天 996,需求日日变,换你你疯不疯?

更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回怼“不务正业”,“说我风流?说我不务正业?说我疯癫?来好好看看我!你回答我!”

“王羲之回应“不写大字”的问题,宋徽宗也“开麦”回应“文人当不了皇帝”的指责……每一个都很有代入感,再加上那灵魂的“回答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 why”夺命三连,真的直击灵魂。

通过AI复活历史人物的方式,并结合人物自身经历和历史事实,情绪化开麦现代网友,有的反驳现代人给的刻板印象,有的大吐苦水等等,以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让更多人了解真实历史,实现了边笑边科普的传播。
所以也有网友直呼“知识以奇怪的方式进入我的脑袋”。

官方下场整活
互动属性直接拉满
灵魂质问+情绪化的表达,这种很让人上头的方式,也引发很多官方整活跟风,内容更是没有瓶颈似的,也吸引无数网友的热议和共鸣。
比如麒麟警方也来凑热闹,对骑鬼火的人发出灵魂质问:“鬼火一响,爹妈白养,车头一翘,阎王爷笑”,最后更是直接抓狂,看得出警察蜀黍真的生气了(bushi)。
来源:麒麟警方官方
还有网友cos蜜雪冰城回应柠檬片过夜事件:回答我!你有没有吃过隔夜剩菜!

以及钉钉、饿了么、网易游戏的《第五人格》等品牌官方也借势玩梗,与用户进行对话,引发不少网友的点赞和热议。



来源:钉钉、饿了么、网易游戏官方
此外很多消防以及公安官方也在线整活,用简单粗暴上头的方式,套公式给大众宣传和科普,趣味性十足。

当然各地文旅也不甘示弱,也蹭上了“回答我”梗的热度,比如河南文旅复活杜甫对着镜头大喊:“我杜甫魂牵梦绕的故乡你都不关注吗?”
5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还有苏轼急眼催促“为什么还不来浙江?”也是很有画面感了。
可以说通过这种套公式化的玩梗,也让很多官方在大众眼中变得更加亲近和接地气,看似 “抓狂” 的表达,却能在玩梗中使得官方宣传的信息能够突破传统传播渠道的限制,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同时,网友在互动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推动了内容的传播与发酵,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传播循环,让科普变得更加轻松自然,甚至更深入人心。

纵观这个梗出圈的原因,本质上就是拥有强烈的反差,比如教科书的古人们暴躁输出,这与很多人认知中的古人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不仅如此,专业内容与通俗语言风格的反差,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大大提高了网友们的观看兴趣。
特别是在这个全民玩梗的时代,大众无“梗”不欢,官方放下身段“整活”,和网友们一起玩梗,以这样的方式宣传和科普,有种长辈认同并加入年轻人聊天阵营的感受,这样的转变也能够快速征服年轻人的喜爱。
不过玩梗和整活儿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都是能够紧跟互联网潮流,在玩梗过程中与年轻人玩在一起。
最后,对于官方这么整活,你们怎么看?“回答我”!!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