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找李诞拍的广告,抽象程度更是重量级
大家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小红书上刷到过李诞的直播间,简直就是一个私人情感电台。
他常常在直播间帮粉丝分析情感问题以及生活问题,这种互动方式使得直播间充满了人情味和真实感,让网友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理解。
李诞也呈现出一种幽默随性又极具洞察力的个人形象,因而吸引了不少忠实粉丝。不过大众印象中的他,更是一位知名的脱口秀演员和段子手,以幽默风趣、敢于吐槽的风格出圈,并收获了不少观众朋友们的喜爱。
苏秦注意到,最近夸克就找来李诞,借助他幽默风趣的个人形象,打造了一支极为抽象的创意广告。

精准捕捉大众职场痛点
呈现年终述职困扰
2024年的进度条即将拉满,对于很多职场打工人来说,年终述职往往是逃不掉的一环。
李诞的直播间里,就有很多打工人倾诉自己的苦恼:
“诞总,年终事情好多好焦虑啊。”
“诞总,想争取晋升,但汇报不是我的强项怎么办?”
......
在暖心安慰网友们的同时,李诞也信心满满地表示要给大家出招,至于能有什么招......

图源:夸克短片截图
画面猝不及防地从李诞直播间转到了主角小美那头,从打工人第一视角呈现工作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无疑让观众有了紧迫的代入感。
小美写年终总结没灵感,写了删、删了写;发现卷王同事述职时做了PPT,自己临时赶根本来不及;电脑桌面资料太多太杂,一眼看过去简直头晕;下班途中改文案,电脑快没电了,领导又催着要......
每一件事几乎都在打工人的雷达上蹦迪,也能瞬间勾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而这些事情只要交给夸克AI动手,它都能高效地完成,妥妥的打工人福音。
此外,短片还融入了李诞的“不先卷也不怕卷”、“淡定,莫慌”等个人口头禅,不仅是对打工人的情绪安抚,更在其后顺理成章带出夸克AI辅助生成汇报PPT、梳理文案逻辑、智能找资料等功能演示。

图源:夸克短片截图
品牌在推广其APP的各种强大办公功能时,有意塑造这种轻松搞笑的氛围,不仅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有效降低观众的心理防线,还能增强产品记忆点与吸引力。

魔性上头的打开方式
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抓人眼球的,是这支广告片魔性上头的打开方式。
当女主角面临着种种工作内容的难题时,李诞的脸总是出现在各种令人意外的地方,无时无刻提醒着小美可以使用夸克AI功能。
比如热气球上,惊得小美嘴巴都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再比如抱枕上,大头诞总申请出战hhh。

还比如向日葵上,简直不要太阳光。

女主角的手指头也没放过李诞。。。

甚至出现在同事电脑的外壳贴纸上......

这杯咖啡的拉花有水平!

灯泡上也有诞总的脸,有种佛光普照的慈祥。

就连外卖员送来的外卖袋都是李诞。

笑鼠,夸克简直打造了一个无孔不入的李诞小宇宙。尽管这种“另类”的风格可能并不符合所有人的审美,但却能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从而达到广告的传播效果。
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就是——“太抽象了”。

图源:夸克短片截图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情节设计打破了常规广告的视觉逻辑,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荒诞幽默感,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既贴近用户心理又幽默有趣的品牌广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消费者主动接纳夸克,使产品融入受众的日常办公联想,并提升品牌好感度。

抽象成为品牌流量密码
打破传统广告沉闷感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在营销时开始采用抽象的表达手法,以此打破传统广告的沉闷感,并成功吸引大波自然流量。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了品牌对年轻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精准把握,也展示了品牌在营销策略上的创新和突破。
比如京东,前阵子就发布了一则《活力保质期刷新指南》,整整十二个抽象场景,统统塞进一个广告片里......不懂就问,京东这是在喜剧片里插了点广告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广告形式往往难以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而抽象元素的应用则可以催生出打破既定思路的创新内容,这与追求新鲜感、反差感、独特性的广告营销不谋而合。
此外,新颖独特的抽象广告往往通过无厘头的行为、牛头不对马嘴的语言来消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让观众得以享受跳出条条框框束缚后的精神放松。这种广告形式自然能够吸引大众的视线,发挥“流行梗”的效果,从而促进传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抽象广告并不适用于所有品牌和产品。品牌在选择广告形式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品牌定位、目标受众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抽象广告也需要把握尺度和分寸,避免冒犯大众的道德情感边界。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