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APP个性化推荐”测评:小红书拒绝完全关闭个性化推荐
近日消息,"上海市消保委" 微信号发布,上海市消保委评测微信、哔哩哔哩、小红书等10个APP,发现10个APP 均设置了个性化推荐的关闭路径,但在关闭的步骤上最多的需要7步才能完成。
上海市消保委介绍,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和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上海市消保委联合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组建了测评小组,对消费者常用的10个APP 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
来源:上海消保委
一、关闭步骤
测评中发现10个 APP 均设置了个性化推荐的关闭路径,但在关闭的步骤上存在不同。百度、哔哩哔哩、抖音和小红书的个性化推荐关闭操作最便捷,步骤控制为4步;微信视频号个性化服务和京东个性化广告推荐的关闭操作较为复杂,需要7步才能关闭。
二、关闭效果
测评中,当问及如果消费者选择关闭个性化内容、个性化广告,APP是否立即停止相关服务时,9家平台表示会立即停止相关算法推荐服务,不再使用个人特征信息去做内容和广告推荐。
小红书表示,该APP系 " 生活方式分享平台 ",个性化推荐可以帮助用户高效筛选信息,快速阅读到与自己生活方式、兴趣相匹配的笔记内容。因此,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用户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时,小红书APP不会完全停止相关个性化推荐。
三、标签管理
在消费者所关注的用户标签管理方面,很多消费者认为在使用 APP 时提交了包括关键词、浏览页面在内的大量个人信息数据,系统在处理数据后会形成一套属于其本人的标签。因为这些个人信息是自己的,所以消费者应该可以管理自己的用户标签。但经对10个手机 APP 的调查发现,目前尚未有 APP 提供工具,让消费者可以管理自己的标签,大部分平台是让用户对单条内容、单个广告点击 " 不感兴趣 " 来调整推送的内容和广告类型,并没有和消费者的需求相匹配。
四、显著区分
测评中还发现,很多 APP 会对各种形式的广告进行标识,显著标明 " 广告 " 二字,但是目前尚未有 APP 对个性化推荐和普适性推荐做到显著区分。在很多 APP 上,用户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活领域,点击感兴趣的话题和商品详细查看,平台则根据用户的喜好向用户传递可能喜欢的、可能需要的信息,并过滤掉用户可能不感兴趣、可能不需要的信息。
单一化、同质化信息的不断推送,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和固化,让用户接触不同观点的机会变少,接触的信息面变窄。一些虚假、低质、未经科学验证的内容和情绪化观点的过度推送,极易穿透心智,改变认知,甚至达到 " 洗脑 " 的效果。
因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一些 APP 应对平台个性化推荐的资讯信息进行打标,帮助用户纠正信息偏差问题,减少信息茧房困扰。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