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上线AI对话功能,直接给网友们钓成翘嘴
当圆周率被勇于探索的数学家们一次次更新精确度时,他们或许也没想到,严谨的数学知识还能与美味的甜品碰撞出商业火花。
一个是"π",另一个是 "派" ,谐音梗早已在冥冥中埋下伏笔。
即将到来的3月14日国际圆周率日,在大众眼中是个很小众的节日,数学爱好者可能会关注一二;但在麦门粉丝眼里,这是麦当劳花了十年时间打造而成的社交媒体粉丝节,是专属于中国消费者的 "派Day"。
这场以甜品为媒介的品牌狂欢,构建起快餐行业首个“数学+美食”的文化IP,也诠释了麦当劳从节日IP化到用户共创的深度运营模式。

重构节日营销底层逻辑
产品与场景深度融合
派Day自2015年举办至今,已经延续了十一届,是麦当劳一年一度与消费者们玩在一起的社交媒体粉丝节。
今年麦当劳的派Day便以“好奇不停,吃派就对”为主题,呼应3月14日国际圆周率日,致敬对未知持续探索的好奇心。
活动期间,麦当劳经典香芋派、菠萝派及全新抹茶黑蜜麻薯派,都降至3.14元的优惠价格,与圆周率日形成强关联,既刺激消费又巩固产品认知。

图源:麦当劳官方小红书
最初这个节日只是简单的甜品促销活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级为兼具文化内涵与情感体验的品牌超级IP,其成功背后体现了三大核心逻辑:
在节日IP化方面,麦当劳深谙 "认知心理学" 中的锚定效应——通过将派Day及产品与特定日期强绑定,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3月14日=麦当劳派”的条件反射,也将麦当劳派与数学探索精神深度绑定,从而赋予节日IP文化厚度与话题性;
在社交情感方面,“π”作为大众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数学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他们校园生活与青春情怀中的记忆碎片,麦当劳通过"π 记忆挑战"、“方言背π”等活动唤醒集体回忆,构建年轻人专属的社交货币;
在用户共创机制方面,麦当劳会通过会员专属身份标识(如“派学家”标签)、粉丝大会、UGC内容征集等,构建用户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活动传播节点。
今年的派盒设计更是首次引入「好奇心互动」概念:9款不同的派盒设计,背面暗藏专属定制的趣味知识,涵盖原料溯源、口味研发冷知识及派Day的趣味科普。

图源:麦当劳官方小红书
消费者撕开派盒上指定的互动区域,即可随机解锁一条隐藏知识彩蛋,满足他们对产品故事的好奇心,将常规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有趣的探索体验。
当然最为重磅的,是麦当劳首次推出了对话式AI互动——P.AI,为消费者打造兼具趣味与科技感的派Day新体验。

AI技术赋能品牌营销
达成科技与人文的平衡
借势AI营销热潮,麦当劳的P.AI通过接入AI大模型,以个性化内容生成能力,让每个用户都能获得千人千面趣味对话,同时沉淀用户行为数据反哺营销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霸总甜腻派」、「专业学院派」或「职场强调派」三种对话风格,多变风格直接给网友们钓成翘嘴。

图源:麦当劳微信公众号
这些定制专属内容,是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或产品偏好生成的,涵盖浪漫调侃与硬核科普等多样化内容,无疑精准击中当下年轻消费者的社交传播欲。

图源:麦当劳官方小红书
活动期间,消费者可通过麦当劳官方App参与AI对话互动,瓜分超9万元现金大奖,形成“参与→传播→转化”的营销闭环。
为了向更多消费者推广麦当劳的派Day,品牌还上线了一支短片,宣布P.AI的重磅登场。
基于AI大模型与用户行为深度结合的P.AI,是麦当劳写给广大消费者的浪漫科技情书。
品牌借助AI新技术搭建互动场景,为消费者们打造科技+趣味的专属体验,是麦当劳不断升级顾客全流程数字化体验的又一次积极尝试与探索。同时也让更多年轻人玩在一起,塑造品牌富有年轻化、人性化的一面,达成科技与人文的平衡。

品牌自制节日IP的核心逻辑
构建“品牌-用户”共同体
毫无疑问,麦当劳通过连续十一年固定节点举办派Day,该节日已成为忠实消费者的年度期待事件之一。
每年的派Day都有不同的主题,但都紧扣圆周率与派的联系,同时融入麦当劳的品牌文化和产品特色。
不过创意迭代明显存在压力,未来麦当劳需要持续突破同质化(如避免过度依赖AI技术),探索更多的节日IP可能性。

图源:麦当劳官方小红书
派Day的成功,也印证了品牌自制节日的核心逻辑——以用户为中心,将促销转化为文化,用技术赋能情感。其本质是通过长期运营构建“品牌-用户”共同体,将单向的消费行为转化为双向的共生关系,让消费者从“参与者”变为“共建者”。
而品牌自制节日IP的终极意义,在于为消费者构建一个可触摸、可参与、可进化的意义空间。当用户在节日中找到 "我们" 的归属感时,品牌就完成了从商业实体到文化图腾的蜕变。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