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结尾梗”,揭开日本神反转广告的套路

广告观察
2021-03-12 12:18

“结尾梗”是日综和日漫中经常使用的梗,用一个简单的对话来举例:

 

“你为什么来日本呢?”

“因为我喜欢日本的男孩子。”

“那你遇到不错的人了吗?”

“是的,昨天一见钟情后就成了我的男朋友。”

“男朋友是日本人吗?”

“是中国人。”

 

可以看出,结尾的神反转与前面话语所构成的矛盾是“结尾梗”的精髓,因为其带有无厘头的属性以及不可预知性,容易勾起大众的好奇心,所以很多日本广告都会采用“结尾梗”,增加广告的可看性和趣味性。

 

女主在前往面试的公交车上,给一位穿着亮眼袜子的老爷爷让了座,当她看到面试官居然穿着同样的红袜子的时候,不禁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抬头,难道…

 

7e7efd26-f6c6-4b34-869f-30a070f9025d.jpeg


好吧,并没有想象中的电视剧情节,都是巧合。女主面试完后,在离开前遇到了那位老人家,后面还有人喊着社长,难不成…

 

4f93814b-1b0f-4b0b-851b-7c8d2202619f.jpeg


经历了多次“社长变更”游戏,女主此刻已经有点怀疑人生了,最后还是没有女主所期望的事情发生。所有的转机背后都是没有转机,这故事的不断反转倒有些“欧亨利式结局”的意味,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生活并不是演电影,没有那么多的奇迹剧本可写。结局反转,告诉大家“生活里没有那么多奇迹,但游戏里有”,你猜不到这是一个游戏广告。

 

4272ed8e-6e29-4225-9c6b-c09d106f7915.jpeg


看完这个广告,再结合文章开头的范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用“结尾梗”拍广告的套路,简单地说就是是情节反转四段论:处境艰难-产生误会-得知真相-改变行动。

 

女主要去面试,但她看起来信心不足。(处境艰难)

 

看到面试官的袜子和公交车上老爷爷的袜子一模一样。(产生误会)

 

抬头看到面试官并不是老爷爷。(得知真相)

 

后面社长的反复横跳都是遵循第二、第三步,最后女主玩游戏并弹出游戏广告。(改变行动)

 

用“结尾梗”的套路很容易颠覆观众的传统认知,从而达成反转的效果,并且前面有趣的剧情铺垫可以有效地降低观众对广告的抗拒感,让广告变得更有吸引力。

 

除此以外,为了加大结尾的冲击,广告还可以采取“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方法,表现两个或以上的相互关联的情节,最后在结尾统一反转,冲击性更大,如下面这个日本广告。

 

视频分开两条线讲故事,主线一是讲述石油男的故事,因为男主自己会分泌出石油,因此不能碰火,让他对生日吹蜡烛有着深深的执念;另一条主线是火柴女的故事,与男主相反,因为自己会产生火焰,让她对火焰没什么好感。两个人因为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扰阴差阳错地遇到,故事在此交汇。正当男女主正要牵手成功时,突然发生反转,原来这是个绝缘油墨的广告。

 

4877e821-887e-4571-b0f6-cf8c6fa23f06.jpeg


可以看到,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让两个情节相近的故事并列表现,相互烘托,不断地渲染出悲伤的氛围,让最后的神反转更加让人措手不及。值得一提的是,平行的故事要注重情节的统一,并且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像短片中石油男渴望火,火柴女讨厌火就有着内在关联,石油和火柴两个不能接触的物品最后走到了一起,就打破了人们的心理预期。

 

潜意识+误会的确是营造冲突的方法,明白了日本“结尾梗”的套路,就可以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反转剧本。

反转广告游戏广告结尾梗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官方反诈广告出圈。
多邻国推出系列沙雕风十足的TVC短片,提升大众对产品乃至品牌的认知度与好感度。
小品创意新颖,但表现力尚有欠缺。
联想推出脑洞清奇短片,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传递产品卖点记忆,刷新消费者的体验,强化联想品牌的年轻化形象,斩获超高全网销售额。
京东深谙这一道理,在开学季推出数码超级品类日活动,秉承“JUST PLAY,玩所未玩”的办学理念,创办了一所“哈哈哈哈哈玩校”,并发布了一支土味短片,一本正经走沙雕路线实在是太上头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打造出了一部史无前例的魔幻“打折”故事。
三星520告白日推出创意反转广告,讲述暖心父子情,巧妙植入产品卖点,又通过趣味互动玩法,和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实现品效合一。
品牌方看到半夜会惊醒的程度。
近日,知名燕麦品牌桂格也突破次元壁来了一波跨界合作,携手大爆国漫《请吃小红豆吧!》推出了一支高甜番,萌趣的创意呈现,撩拨了一大波用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