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德云社拍大片:论搞事,我只服京东电脑数码!
双11营销打响了最终战,越来越多的品牌都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大招,想要在双11这场大戏中搞搞事,收获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如果要评选出双11营销中最能搞事的品牌,京东电脑数码当之无愧!不好好卖数码产品的他们竟然转行拍起了电影,而且还请的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员!
这样不靠谱的导演,再加上如此不专业的演员,却拍出了一支令人惊叹的片子!
11月7日,京东电脑数码携手德云社男团打造的《11.11 秘潜计划》完整版上线,为消费者们送上了一支紧张刺激却包袱满满的特工大片!
悬疑大片+喜剧反转
好奇心+欢乐感的双重满足
影片一开头的场景,就表明了这支影片的大主题:需要找回G特工,并前往SS大楼取回失窃清单,让观众瞬间有了一种看碟中谍、007的既视感。
失窃、泄密、特工这样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妥妥的一部动作大片啊!利用失窃来制造悬疑,勾起用户的好奇心,利用特工来充实内容,激发用户的观看欲。
既然是谍战片、动作片那么酷炫的打斗场面必不可少,无论是在酒吧的以寡敌众,还是在狭小电梯间内的闪转腾挪,由少班主郭麒麟饰演的G特工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让观众过足了眼瘾。
悬疑、打斗、大场面所有大片的元素一应俱全,但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支影片中竟然还有包袱!
在酒吧里,饰演特工助手的尚九熙、何九华在看到敌众我寡的情况后,第一反应不是勇敢开战,而是找了好笑的借口开溜。
在总部,郭麒麟听取了两位助手的不靠谱计划后,却在电脑上一本正经的写下了更不靠谱的计划:坐电梯!
德云社式的笑料,恰到好处的融合了观众过于紧张的情绪,给了整支片子更多元化的内容和感受。
整只影片最具亮点的要属最后的情节反转,在人们都以为郭麒麟要成功完成任务时。一句:“哥,别玩儿了!”把郭麒麟拉回了现实,也把所有观众的注意力成功的拉到了京东电脑数码这个品牌上来。
通过制造悬疑调动观众,再把无厘头的笑料融合进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最后通过反转链接到产品和品牌本身。这支影片不但让观众过了大片瘾,而且利用情结反转来露出品牌内容也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电影预告式传播
持续吸引消费者
一部好电影,离不开好的前期宣传,这支《11.11 秘潜计划》也同样样,正是由于前期紧凑的宣传攻势,才让最大程度的吊起了消费者的胃口,为影片的火爆奠定了基础。
在11月1日,京东电脑数码就就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了《11.11 秘潜计划》的上映讯息,并放出了悬疑预告片。京东电脑数码和德云社拍谍战片这样的消息迅速就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关注。
紧接着,11月2日——11月5日,京东电脑数码开始在微博上更新倒计时海报,和院线大片同样风格的海报让消费者更加好奇最终会呈现出来一支什么样的影片。
11月3日,上线了第一个片段《寻找》,让所有被勾起好奇心的用户,在得到了一瞬间的满足之后对第二天的内容更加期待。
连续4天的片段更新,牢牢地把消费者的目光吸引到了影片上,也同时牢牢的把消费者留在了品牌官微或网页中,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对京东电脑数码品牌产生认知。
预告片+倒计时海报+话题制造,京东电脑数码在《11.11 秘潜计划》上映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让这支影片在最终上映后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消费者的好评,给品牌带来了可观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创意才是品牌跨界的最强武器
京东电脑数码和德云社的合作已经是一个极大反差,再加上拍一支两家都不擅长的大片。怎么看都是不靠谱的事情,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多消费者的持续关注和喜爱?
跨界合作想要成功其实就看中两个点:契合的合作伙伴、出色的创意内容。
近两年德云社的火爆,越来越多新生代相声演员的出现证明了大众已经进入了一个爱玩儿的轻娱乐时代,而大部分喜欢德云社特别是喜欢郭麒麟的都是有钱有闲的年轻人。
喜欢玩儿并且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这不正是京东电脑数码的目标消费者吗?相同的目标用户是京东电脑数码和德云社合作的第一个基础。
其次,德云社自身的话题性和流量,在双11这个需要吸引大量关注的时刻简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和德云社跨界,让本身影响力范围比较单一的京东电脑数码成功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在刚刚公布郭麒麟作为首席体验官的时候,还是采取了海报,视频介绍这样老掉牙、毫无新意的内容,如果按照这个方式一直走下去,那很可能是一次失败的跨界。
但这支《11.11 秘潜计划》却凭借着其神奇的创意和完美的融合力,让这次跨界合作最终取得出色的成绩。
特工系列影片的吸引力可以增加品牌传播的话题性;标配的高科技内容,恰好是展示京东电脑数码的完美舞台;而加入德云社的幽默诙谐更是让影片多了一份自然感。
品牌跨界,影响力可以帮你吸引更多关注,但不可能直接助你成功。反差可以引起一时间的好奇,但是创意才是最终脱颖而出的武器!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