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靠改名火爆全网,SIX GOOD笑不活了
当《爱情公寓》中随口一句人物台词“Six God”火出圈时,编剧可能也没想到,广大网友们居然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个直译热梗,差点都要以为这就是六神官方的英文名。
不信随机抽个人问问,是否知道六神的官方英文名其实是Liushen Florida Water,而非玩梗产物Six God。

图源:小红书网友@零碎碎
最近六神更是主动接梗,发起了一场“SIX六神GOOD挑战”:
从「硬爽」到「明爽」,万物皆可SIX GOOD!活动期间,网友只要拍下任意“O”元素,P成GOOD图片,带相关话题分享这些GOOOOD瞬间,将有机会赢取六神送出的驱蚊蛋等限量好礼。

图源:六神官方微博
好家伙,这下可给网友们整激动了,纷纷带着符合活动要求的图片来凑热闹,一整个玩梗争霸赛现场。
比如路边遇到的小花花,两朵并列在一起就成了“GOOD”中间的“OO”;

图源:小红书网友
再比如餐盘里的两块面包,连美食都是爱你的GOOD形状;

图源:微博网友
还比如两块圆圆的周边,跟“OO”简直不要太适配;

图源:微博网友
甚至用来健身的壶铃,也可以成为GOOD的一环;

图源:微博网友
网球版的GOOD,连阴影都组成了GOOD的形状,简直不要太用心;

图源:微博网友
以上这些看起来还较为正常,接下来的就有些抽象了。
两个圆圆的桥洞,直接被网友P成对联了,还怪对称的嘞;

图源:微博网友
长到没边的路灯,组成了GOOOOOOOOOD;

图源:微博网友
狗狗身上的珍珠项链,也申请出战;

图源:微博网友
当然最有实力的,还得是把六神驱蚊蛋P进去的这位网友,参加活动还顺带给六神做了一波产品宣传。

图源:微博网友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GOOD,缺的是发现GOOD的眼睛。
在这场social营销中,六神主动接梗将“GOD”替换成“GOOD”,表面是谐音游戏,实则完成了三重认知升级。
首先是功能符号化,品牌用“Good”直接关联驱蚊蛋 “长效驱蚊、高效好用” 的卖点,以“六神=好东西” 的简单等式替代传统功效宣传。

图源:小红书网友@小喇叭DiDiDa
其次是文化破圈化,六神用“GOOD”消解“GOD”的严肃感,塑造一种从神坛到人间的接地气形象,使得品牌从国民老字号变身为“会玩的年轻人”。

图源:小红书网友
最后是传播病毒化,“Six Good”天然适配网络用语“笑不活了”(“Six” 与 “死” 谐音),用户自发玩梗生成“Six Good=六神好”等二次创作,形成社交传播裂变。
当网友们拍摄含“O”元素的照片并P成“Good”,用鸡蛋、太阳、气泡水等常见元素进行创作,形成“万物皆可 Six Good”的二次传播,其实也是在助力品牌将产品符号植入日常生活场景。

因为六神驱蚊蛋的形状设计本就酷似“O”,这与“GOOD”的“O”形成视觉闭环,使得用户看到“O”就联想到“SIX GOOD”,实现产品即符号的强关联。
品牌借势玩梗,制造传播爆点,既通过名称、产品、视觉的反差制造话题,如“SIX GOOD”对传统认知的解构;又利用谐音梗等亚文化符号,建立圈层认同,激发用户共创。
总而言之,在这场给年轻人带来欢乐的social营销中,六神始终围绕着冲突感与归属感,示范了如何将文化基因转换为社交货币——在保留“中药清凉”核心价值的同时,以更轻盈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与表达体系。
最后,你有没关于“SIX GOOD”的好玩脑洞呢?
欢迎用一双善于发现GOOD的眼睛,去找寻生活中的GOOD瞬间。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