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脖子能伸两里地的干噎酸奶,被炒成了过年见亲戚必备年货
每一种食物在如今都有可能成为爆款,从鲱鱼罐头、黑蒜到青梅精,短视频平台的存在,带火了不少奇葩食品。
这段时间,”干噎酸奶“莫名其妙又火了,在抖音平台的搜索量集中大爆发,网友形容它,“比屎甜,没屎黏,比屎难嚼花不少钱。”

图源:小红书用户
“干噎酸奶”只是形象化的浑名,它的正经名字叫做希腊冷萃酸奶。这是将普通酸奶的大部分乳清通过静置过滤去掉后,得到的质地浓稠的特殊酸奶,口感类似于冰激凌或者奶油。
虽然有部分消费者是喜欢干噎酸奶“卡颈”的口感,但它近期在抖音平台的爆火,更多的还是与抖音流行的话题挑战有关。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在吃播这个赛道上,向来是越新奇越能吸引眼球,很多博主对着镜头舀起一大勺干噎酸奶,费尽力气在嘴里嚼吧嚼吧咽不下去,糊得满嘴都是酸奶沫,给人一种丧失食欲的感觉。
部分博主还用干噎酸奶喂宠物,观察它们的反应。
小狗吃了脖子能伸出两里地。

图源:抖音用户@卡哇伊是博士奇
鸭子吃了能打快板。

图源:抖音用户@毛桃桃大眼袋
和汤姆猫的表情包简直一模一样。

这不,年底了,置办年货被提上日程。有博主就借此时间节点,利用干噎酸奶谁吃了嘴里都会很忙的特点,拍摄了过年请亲戚吃干噎酸奶的段子。
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拷问,博主以干噎酸奶化险为夷,让亲戚们体会了一把混凝土封嘴的效果,嘴里忙不过来,自然就没有闲工夫问东问西了。

图源:抖音用户@关二静
和父母辈不太一样,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观有些独特,比方说面对这种口感比较独特的食物,长辈可能就觉得,花钱买罪受,买它干啥,但年轻人就是容易不信邪,越是稀奇古怪的食物越能激起尝试的欲望。

再加上过年被亲戚拷问这件事,可以说是几乎所有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刻在DNA里的返乡恐怖记忆,所以看到短视频里面,干噎酸奶的超强糊嘴效果,反倒是让观众 “种草” 了这一独特的 “防亲戚追问神器”,将干噎酸奶提上年货备选清单。

图源:抖音用户
不过,段子归段子,购买的话还是得认真。干噎酸奶火了之后,很多打着名头宣传的商家都是小作坊经营,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而且大口吞咽很干巴的食物还有窒息风险,此前央视新闻频道还报道过。

事实证明,在互联网上,人们发掘新食物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像大鼻涕泡一样的芦荟,会拉丝的芭蕉芯……那些我们熟悉却叫不上名的食物,成了直播间的“流量密码”,关键主播们还都是生吃,这种吃播专治食欲太旺。

图源:小红书用户@小天饿了
不仅如此,博主们还很擅长给食物开辟小众用途,越新奇越受追捧。
像是凭借水、茶叶、维生素C、碳酸氢钠的配料表,闯入了精简护肤领域的东方树叶。在小红书,“化妆棉在冰镇的东方树叶浸湿后,放置在晒伤部位湿敷3-5分钟”,就成为了晒后急救、熬夜消肿、淡化黑眼圈的“护肤神水”。

图源:小红书用户@悠悠
还有把水溶C100当成包治百病的“神药”,把人参水当成“续命”神器……每次看到都大开眼界,感叹博主们的创造力,总能为这些常见的产品挖掘出一些非常规的卖点。

图源:小红书用户
甚至连一盒普普通通的瑞士卷,也能变成一个映射伴侣情感质量的符号,开发出一道类似于“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水里先救哪个”的伦理题。
这源于一位全职宝妈博主记录一次家庭争吵的视频,因为内容刚好踩中互联网流量密码,评论区不少网友争当判官,还引申出一次“8个瑞士卷怎么分”的热点事件,让全国男人迎来一次关于瑞士卷的考卷。

图源:抖音
这个话题的火爆让瑞士卷销售商家迎来天降流量,很多被惹毛了的网友怒而下单,盒马生鲜还借势打出了“一盒8个,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的广告。

京东七鲜、大润发、麦德龙等多家商超也加入其中。

最后,如果干噎酸奶真被摆上了拜访了招待亲友的餐桌,那么还要多亏了这些拍段子的博主。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