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谐音梗,炸出一堆取名鬼才
听惯了谐音梗,慢慢地就能理解李诞——谐音梗是要扣钱的。
但你知道的,总有一些人/品牌可以把谐音梗玩出花。
最近,有网友发帖表示,塔斯汀的套餐取名太好玩了。
玩谐音梗也就罢了,关键还玩得这么大,买一送一的套餐直接给起名叫做「一起享薯」。
朋友见面:我可想薯你了。
收假复工:我可太想薯了。
下午困得眼皮子打架:困得想薯。
如果说想薯,是一种适配多种场景的精神状态,那么享薯,则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吃个快餐,怎么把消费者的内心活动都给写出来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
真的很难不怀疑塔斯汀的内部员工混入了00后——不然这种淡淡的疯感是怎么来的?
让人想起麦当劳之前推出的汉堡套餐,取名也是很有梗,非常符合当代网友的精神状态。
「准点下班球球乐套餐」

「绩效超标块块乐乐套餐」

「可辣薯咱俩了套餐」

虽然玩的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谐音梗,但与很多广告为了体现产品信息滥用词语/成语创造一些文白不接的词汇不同,谐音梗只是表现形式,最主要的是能抓住时下大家普遍的想法或者精神状态,切中消费者的情绪点,这样的取名方式新鲜又有趣。
品牌要想与年轻人沟通,就要熟悉年轻人的社交语境。梗文化,作为一种网络上年轻人热爱的交流方式,玩梗,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品牌靠近年轻人的方式。
今年520,叮咚买菜上售卖的相手蟹突然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相关话题#养成系年夜饭食材:相手蟹 还登上了小红书热点榜前十。
在商品详情页,叮咚买菜玩起了谐音梗,把相手蟹称为「相守蟹」,又用电视剧《一生一世》里男主角饲养的两只螃蟹名——氯化钠、谷氨酸钠来给它们起名,简直不要太可爱。

除了相手蟹,叮咚买菜还卖起了白玉蜗牛,和相手蟹组成搭档,叫做「多i蜗e蟹」,商品描述同样用上了万恶的谐音梗,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这款商品一盒有两只白玉蜗牛,单价13.14,连定价都是取自我们熟知的“一生一世”的谐音,像是要相守一生的模样。
在互联网语境下,大众玩梗的情绪高涨,很多品牌都以趣味十足的谐音梗做营销,搭建起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进一步赋予品牌以年轻化、会玩的正面形象。
今年4月份,就在“谢帝,谢帝,我要diss你”这句rap歌词带火了“成都迪士尼(诺米唱歌坐着的跷跷板。‘diss你’的谐音:迪士尼)”之后,盒马成都店马上就有了自己的“蟹帝”。

图源小红书用户:ID538686906
更好笑的是,盒马还把迪士尼的周边产品垒起来,搭了个“成都(盒马)迪士尼(专区)”,也是很有仪式感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ID533565859
不得不说,盒马真的把流量玩明白了,在社交媒体平台几乎都在疯狂玩“diss你”的梗的时候,巧妙地利用谢帝的谐音“蟹帝”,推销起了自家的产品,把“成都迪士尼”这种抽象艺术变成了卖场陈列的灵感,和大家玩在了一起。
还有今年iPhone 16发布会刚过去不久,盒马就直接在门店开了场苹果石榴发布会。

咱就是说,苹果石榴(苹果16),这谐音梗玩的,怪冷门的,蹭苹果新机发布的热度,也是够可以的。
不得不说,冷幽默才是最致命的,能够把一件看起来很平常甚至没什么人会去关心的事情,做成一本正经的、很有高级感的样子,虽然瞅着有点不太正常,但也忍不住佩服品牌的脑洞。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玩谐音梗只是一种创意形式,很多品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玩梗,而是希望通过调侃一些热点事件,融入网络盛行的话语体系,来打入年轻人的内部圈层,从而俘获年轻人的喜爱。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