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看了格力高的文案,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

首席创意官
2024-08-29 19:04

提起格力高,大家肯定不陌生,细长条的像小棍子一样的百醇、百奇、百力滋饼干,都是超市零食货架上的常客


停留在瑞秋印象中的百奇饼干,可以说是精致小零食的代名词,除了造型小巧以外,它的包装也很精美,色彩鲜亮、图案有趣,还有数不清的联名款。


不过最近,百奇饼干(pocky)包装盒上面的文案,居然被群嘲了。


有网友吐槽,包装盒上的标语又土又尬,打消购买欲。


图片

很土,就像“中年人努力跟上过气潮流”。


图片

不得不说,网友的评价还是犀利,瑞秋在看到包装那一刻,头皮已经开始发麻了。


在2024年上架销售的产品包装上,你可以看到2020年火起来的网络用语。


我们是最好的“集美”吗?

(已有闺,勿扰)

图片

图源:格力高glico

时不时还掺杂一两句人机感很重的文案。


诸多……挑战……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IDmo_moo

“脆皮”打工人的……我们

原来我们这样的人,是会被陌生人在意的啊~(扶额苦笑)

图片

图源:格力高glico

当它们陈列在一起时,就好像一个老梗大杂烩——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ID114677544

准备好接受关于工作、情感状态等的一连串问题了吗?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ID9497643843

怎么说呢?这些包装一眼看过去真的很怪。


它怪就怪在从创意方案到落地执行,像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图片

怪就怪在这些文案似乎是为上班族量身定制的,但是没有一个问题能让打工人感到好奇。


图片

最重要的是,这些尴尴尬尬的表达,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ԾㅂԾ,,?

本着求知精神,瑞秋决定去格力高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看看,这套包装到底在搞什么飞机,还真让我给找到了。


原来,这是百奇和《答案之书》的联名款,格力高把《答案之书》的玩法,集成到了这套产品包装里面。


每盒百奇包装上,都印着一个问题,开盒以后,会获得问题的答案,据官方解释,每个问题,对应有十几种不同的回答。


这里还是解释一下《答案之书》的玩法,大概就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思考你想问的问题,然后随机打开书,第一页上面的文字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答案之书》的本质,更像是一种神秘学,它的随机性能让人从中获得乐趣,进一步讨论的话,用它找答案,是一种自我信念和期待的确认,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


因此,这套产品包装从出发点来看。首先,是从玩法上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因为休闲零食本就是一种创造愉悦感的事物;紧接着,从“打工人”的角度切入,则是迎合了当下的社会情绪,期望以这些话题引发消费者的认同和共鸣。

图片

图源:格力高glico


除了这些单盒的产品,格力高还出了个百奇联名答案之书礼盒,里面有一套根据答案之书内容制成的卡牌,用于聚会场景下的抽卡互动。这就来到了第三个目的,也就是社交需求。

图片

图源:格力高glico

遗憾的是,这套包装似乎并没有把握住目标消费者的偏好。


品牌总希望打入年轻人的社交语境,但年轻人可能并不是很喜欢玩烂梗,而且不喜欢不分场合玩梗。


图片图片


虽然瑞秋已经过了玩《答案之书》的年纪,但我想,这本书能够畅销的一个原因在于:千人千面。“暴富”和“上岸”等话题确实能反映当下年轻人普遍的需求,但文案的内容却显得是像在泛泛而谈,很难令人感同身受,就比方说文案上面使用的“我们”这个主语,想不明白是在和谁沟通。


明明是想要从消费者朴素的愿望切入,提供对应的情绪价值。结果陈列在线下商品货架上面的产品只有外包装是可见的,消费者可能不理解这是《答案之书》玩法的移植,只会认为这是在包装上增加了一些奇怪的文案,并且是一些发问式的文案。


不过,以上的分析仅代表个人看法。究竟什么才是满足受众审美趣味的内容?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写文案,都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就比方说瑞秋现在跟AI聊天聊太多,说话也有前面提到的人机感了。更何况,一则文案从创意到落地,可能已经和文案本人最初的想法大相径庭了。


看起来属于过气文艺青年腔调的文案,也会有人买单。


图片


因为,当产品让人尴尬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买单就成为了一种好玩又刺激的play,毕竟人类获得兴奋的方式总是让人琢磨不透。


图片


尤其是,当“土味”成为品牌的一种特立独行的风格之后,创造尴尬的内容,也会被理解为:符合调性的事情。


图片


表面上在制造焦虑的文案,也会有很多受用的群体。


图片


因为它们能够找准痛点,而且足够幽默。毕竟,“花钱找虐”也是一种寻找快感的方式。


还是那句话,人类的兴奋点奇奇怪怪。于是诞生了很多为了制造“社死现场”的羞耻画面而诞生的营销活动。


图片


所以说,百奇饼干的包装或许可以换个营销思路。


图片

表面上是“获得好运和乐趣”“破冰”,其实是在玩整蛊朋友的小把戏。这样想的话,一切就变得合理起来


别跟我说,你小子最开始藏的就是这个心思!


图片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今天愚人节,你有被套路吗?愚人节慢慢从一个整蛊快乐日,变成一个“说反话好日子”。而品牌们对愚人节理解,则更加丰富多样:4月1日,可以是幽默节,也可以是“鱼”人节、“愉”人节或者“娱”人节……优秀营销是双向,愚人节为品牌提供一个为消费者创造欢乐时刻好时机,平素里“稳重”品牌们在这天纷纷“活泼”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博您一笑。
6月份是缤纷多彩一个月,除了各大电商平台618年中大促,让大家都步入收货季节,还有各种撕逼大戏可以围观。
回顾过去11月,不仅有双十一、感恩节、黑五洋货节等品牌狂欢盛典,也有许多突如其来意外热点事件,在此当中出现一些优秀亮眼广告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洞察到当下年轻人压力和焦虑现状,雀巢咖啡采取年轻化营销手段,携手京东“大牌风暴”打造电商营销活动,新推出一支H5《解忧小剧场》。
“女王节”借势营销陆续上线,来看看最具辨识度五大案例。
最近优秀案例却证明,品牌在公益广告上,还有很大潜在价值可以挖。相比企业直接捐钱,企业借助公益广告传播提升企业形象,也许更加讨巧。一起来看看吧!
网易有道词典笔推出创意公益TVC,聚焦左撇子孩子生活故事,体现品牌人文关怀,展现品牌卖点,塑造社会化品牌形象。
小红书跨界中国女足,带着“我们为什么爱女足”主题纪录片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