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广告网 - 广告营销行业影响力媒体_广告创意_营销策划_公关传播

央美毕设作品被吐槽像垃圾堆,关键造价还上万

文案狂人
2024-06-01 10:03

大家好,现在的艺术作品真是越来越抽象了。

比如最近很火的央美毕设展上的一个作品《超级蜂巢》,又名《这也将会过去》,是不是听名字感觉应该会很炫酷,结果人家长这样:

图片

整个作品是由一堆废弃纸箱堆积而成,只是中间多了一些媒体影像和细节,比如纸箱下面的屏幕上播放有纸箱制作、回收和搅碎的视频,纸箱上还有向上攀爬的手的投影。

图片图片

总体看和楼下收废品叔叔阿姨堆积的纸箱不能说毫不相关,只能说一模一样,就连着绑纸箱的线也做到一比一还原。

作品的介绍简介则写到了:


“纸箱作为消费社会的一种速朽品,常常被很快的投入使用、运输、丢弃、回收,碾碎成新的纸箱,随即迅速进入下一轮奔走运送。它并不知道自己将被配送至何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珍藏留存它只知道,它的一切是终将过去的”

图片

说实话,切入点和主题寓意都挺好的,就是这造型,似乎没有很好将作者的想法呈现出来。所以作品一经曝光后,迅速在网上引发了争议,虽然吐槽的声音有很多,但又不乏一些肯定的声音。

大多数主要还是吐槽这像垃圾堆。

图片

还拿出楼下捡垃圾大爷的艺术出来对比。

图片

更有网友觉得很敷衍,完全看不懂了。

图片

有思想,但是艺术创作不够深入,表现形式略微浅显了点,思考完全可以更深入点。

图片

而在网友的吐槽声中,原作者也出来回应了。

本以为回应能够平息网友的争议,却没想到是火上浇油,让争议更大了。。。

,时长01:14

视频中,作者表示这个作品是自己一片片切割出来的,里面还有很多细节,下面的黑色数码屏,中间还有亚克力板做支撑,甚至纸箱上还有各种投影,总花费上万元,还是很用心的,且灵感来源于奶奶喜欢收垃圾的习惯。

图片

总结起来就是花心思做了,作品是属于“当代艺术”,用日常眼光审视确实很容易产生误解。

先不说回应的怎么样,其实作为学生,能在面对网友的吐槽声出来回应真的很勇敢了,还是能点赞的。


网友其实也都理解和尊重,但主要还是对作品有些不理解,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图片


特别是造价一两万,大家反而更疑惑了,这造价2w花在哪里了。

图片图片

越解释越牵强。。。

图片

也有觉得是作者要表达的太多太深,但是艺术表现形式支撑不了她的表达。

图片

当然也有支持的声音。

图片图片

而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也有很多网友给出了各种意见。

比如有网友在旁边加入一个抬头看的小女孩,立意瞬间就清晰了不少。

图片图片

还有网友觉得改个名字,比如《奶奶的山》,小文也觉得这个不错,瞬间升华了。

图片

更有网友分享了其他类似的作品,比如下面这个房子,就很有感觉,甚至还觉得此次翻车的纸箱艺术品灵感是不是来自这个。

图片

新西兰的一个纸箱艺术,也是用废纸箱制作而成,但却更有美感和细节。

图片图片

还有之前另一个男生的毕设,用钢筋铸工人雕塑致敬父亲“我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以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触动人心。

图片

同样是垃圾堆,但影子却是另一个画面,直接呼应“抽烟喝酒,垃圾人生”的主题,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图片

看完网友的吐槽和分享的设计,我们也不难发现,或许他们吐槽的并不是切入点以及用废纸箱的创意不好,而是这一设计作品不能支撑起作者想表达的意图,没有达到预期的创意高度。


甚至这么高的造价和制作成本及材料(废纸箱)价值之间的不匹配,就连造型也太常见没有多一些创意出来,显得过于普通。所以引发网友吐槽的关键在于作品的实现与创意初衷之间的脱节,以及在实际表现上的平庸。

而说到毕设,也想小文想到了前两年清华美院毕设作品也引起了争议,但性质比纸箱毕设更严重点,主要是展示作品的模特都是清一色的眼睛狭长细小,甚至还都采用了延长眼尾的妆容设计,把眼型刻意拉长。

图片图片

 图源: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官网


满屏的眯眯眼, 也被网友疯狂吐槽。

图片

所以说艺术可以标新立异,但也不能这么的抽象。


说到最后:


这次被吐槽像垃圾堆的毕设作品虽然争议不断,有支持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抛开艺术层面看,这件作品一经曝光后能引发如此争议,甚至上热搜,其实也算是一种成功(busih)。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4A广告网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4Anet.com
哩围绕年度弹幕“AWSL”,打造了一系列丰富活动,引发情感共鸣,实现平台与用户深度沟通,培养用户黏性,提升用户活跃度。
钉钉带来毕业季动画专场,借势毕业季话题引发广泛共情。
2023年6⽉16-18⽇,HiShorts! 在疫情之后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将集成5年来优质的动画短⽚作品来⼀次⼤范围放映,把蠢蠢欲动的脑洞呈献全上海蠢蠢欲动的年轻⼈,让我们沉浸在动画导演妙⼿偶得的灵感中,感受他们的初⼼和创造⼒对这个世界产⽣的巨⼤能量。
明星代言,需要进一步规范。
与年轻人打成一片。
一加手机推出创意温情TVC,讲述“记忆骑士”的故事,回忆传递品牌温度,强化产品打造,通过代言、微电影、情怀营销等,实现大众化的破壁。
金典联合国漫IP《一人之下》推出独家动漫番外,聚焦初入职场的毕业生生活,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短视频市场平台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快手推出“磁力引擎”助力行业商业化生态建设。